游客
- 主题
- 350
- 回帖
- 40
- 精华
- 0
- 积分
- 2864
- 爱豆
- 2474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8-2-16
- 最后登录
- 2018-2-16
|
[img]http://zj.pic.duai.cc/bbsatt/day_171017/1710171111f29ede6a21f14c88.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检察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zj.pic.duai.cc/bbsatt/day_171017/1710171111f29ede6a21f14c8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中国江苏网10月17日讯 “和衷共济三四十年。现在,我们有请明天的新郎新娘上场……”日前,在句容马鸣山自然农耕恋爱小镇上,有14对30年以上婚龄的老人们在后代亲友的见证下,补办了一场迟来的个人婚礼。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老人徐宏剑看着与自己过了40余年的爱人俞月霞穿上婚纱时,“新郎”恍如又变回了昔时阿谁愣头愣脑的小伙子。“我们是1971年经我姐姐先容熟悉的,那时她刚到农村插队,6年今后被调到南京有限电厂学徒。”徐宏剑先容:“两张简易的小床拼在一路,两个箱子和被褥,就这样,1973年5月1日我们俩成婚了!”
在阿谁物资匮乏的年月,没有大的排场,没有婚纱和蜜月,两小我牵着相互的手,走上了新的人生门路,养儿育女、柴米油盐。正是阿谁年月的普通,“圆梦”成了现场老人和后代相聚在一路的配合心愿。
“我是昨天赋赶来为爸妈报名的。”来自南京的唐欣雅密斯坐在观众席上显得分外兴奋。“我排行老二,在诞生13天后,医院下了病危告诉书,在急救室急救了3天3夜,才化危为安。艰辛的上世纪70年月,支出比力低,哺育几个孩子确切不轻易。”徐宏剑的儿子说:“爸爸早上4点不到就起来了,站在化装间门外,趴在门缝里找着老妈的身影,一点也没有昔日的严厉……”
据领会,首届老年人个人婚礼从9月1日正式对外征集,绝大部分是后代为老人报名,终极,来自南京、常州等地共14对合适要求的老人入选。在大师的祝愿声中,在句容茅山管委会上杆村村干部见证下,14对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分三批完成了幸运瞬间,也让他们心底不留遗憾。(明庭舒 徐科)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