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关于藏南(麦克马洪线以南习惯线以北)的地形及交通情况。 在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占据的地方,位于喜马拉雅山脊以北,从印度洋吹来的熏风吹不到,且海拔高,雨水少,天气干冷,空中比力平展。冬季虽冷而积雪不深。而位于喜马拉雅山脊以南的藏南地域就纷歧样,这里山高坡抖,雨水充分,沟壑纵横,森林茂盛。由于终年的雨水冲洗,一道道的南北向的河流水深流急。现代沿着河谷有一些供人和骡马行走的商道。南北向沿着河谷行走还比力方便,如果工具向行走就要横穿很多河谷,几近是不成能的。冬季一到,大雪纷飞,积雪比喜马拉雅山脊北面要深很多。总的来说,青藏高原如同耸立在印度平原北面的千丈石壁,而藏南地域就是这座石壁到平原的过度地带。 1914年(那时中国事袁世凯政府),那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与英国签定的西姆拉公约中,西藏与英国的鸿沟线——麦克马洪线,只是划在舆图上的一条线,而且也没有任何笔墨说明。且又是奥秘协议,中国中心政府分歧意这条鸿沟线,是以很长时候都没有公然。1914年公约签定今后,谁也没有当会事,那边的门路仍然是老样子。按中国的说法都是些骡马小道。等到上世纪50年月后,印度履行进步政策时,才不竭地沿麦克马洪线设立哨所,因而修了一些简易的公路。再说那边山高路险,印度很多哨所并欠亨汽车,甚至连骡马道都没有,全靠人力背送。有的哨所连人力背送都不可,只好靠空投,空投就要有适宜的空投场,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中找一个合适的高山作空投场,还真是不轻易。这样的交通状态,对我们1962年收复藏南地域形成很大的困难。从德让宗通到达旺的公路是印度1961年才修通的,这条公路波动在高山峡谷之间,非常难走。从达旺向北就没有公路了。所以1962年我军超出棒山口后,为了攻打达旺,告急炸山修路,一向修到达旺。由于印度军队大量利用英国的路虎中吉普,所以他们的公路修得狭窄,我国的束缚牌汽车走上去没法掉头,是以经常是束缚汽车在路上抛锚了,只好忍痛将汽车推到山沟里去,好让前面的汽车继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