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与其说是一种医学护理,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忌讳

[复制链接]

论坛元老

主题
193
回帖
15
精华
0
积分
1428
爱豆
122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8-2-16
最后登录
2018-2-16
发表于 2017-7-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舟,专栏作者,南都观察特约作者

  经过中医理论长达千年的重新阐释,“坐月子”已经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理论、文化风俗交织在一路,并衍生出一套基于复杂忌讳系统之上的行为标准。

  虽然多年来一向有声音否决坐月子,以为这不外是一种无效的陋俗,但它仍然被很多中国人遵照并践行着。由于忌讳的焦点即是——假如不照着做,你不晓得会发生什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悲剧了:未几前,山东淄博一位产妇在座月子时代中暑身亡。检测发现,她送医时已出现热射病症状,心脏和肝脏都已分歧水平受损,而这与她坐月子时代捂得太紧有关:在这样的高温天里,家里却不但不开空调、风扇,还让她穿着长袖长裤、盖好被子静卧。

  假如由此批评坐月子是成规,那你会发现,仍有很多人以为“坐月子自己没有错,错的只是这家人的方式”、“我亲身的体味,坐月子有益于女性在生育后规复吃亏的气血元气,关键是公道地坐月子”……

  类似的争辩,几近每次城市以不异的形式出现,由于“坐月子”自己,与其说是一种医护理论,不如说是一种奥秘属性的文化忌讳——也就是说,你最好照做,而一时的破例个案不敷以颠覆人们的信仰。就像很多帝王因吞食羽士炼的丹药而死,但仍有人前仆后继,由于他们相信灵药简直可让人永生,他人吃死了,那只是他的方式差池。一样,坐月子致使的悲剧,并不会使大都人思疑“坐月子自己不公道”,而只会以为“坐月子的方式不公道”。

  为什么会有“坐月子”这样的风俗?文化学者张经纬以为,“坐月子”的忌讳源自中国前人恐惧孕妇产后得了“蓐劳”、“蓐风”——也就是欧洲人说的“产褥热”(febris puerperalis)——在1847年匈牙利妇科医生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发现无菌消毒法之前,传染这类病症常常是致命的。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的中国人,把产褥热的畏寒、高烧发热症状看成是风吹、着凉引发的伤风,“所以想固然地得出了保暖、躲避冷水、不吃冷食、避免受寒等似是而非的忌讳”。

[img]http://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18597aa071fa1d4daa.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检察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18597aa071fa1d4daa.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 塞麦尔维斯在术前用消毒水洗手。他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医院产科工作时,证实了产褥热是由于接生职员的手或器械遭到净化、沾染产妇引发的败血症;因而提倡为接生职员的手和器械消毒;后来采用这类方式的医院产褥热灭亡率明显削减。 © Bettmann / Corbis

  这是颇具压服力的概念,不外,坐月子作为一种文化忌讳,还包括着更复杂的面向。它的本意也不是为了让妇女“受难”,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特权,被历代夸大疗伤补虚的医书所推重,一般人还得不到——汉唐时代富朱紫家的产妇,或可疗养一个月以上;农村妇女在产后则大多没法疗养太久。就像缠足,富朱紫家的女性才能如此,农村妇女要干活都是天足。到了现代,缠足起头被视为女性的“受难”。

  对于传统时代的人来说,生育是一种奥秘的气力,临蓐则是出格危险、可怕的时辰。人类由于竖立行走致使骨骼变化,而女性小骨盆又增加了临蓐困难,在传统方式接生的时代,孕产妇、新生儿灭亡率均相当高;此外,生产时会临蓐血水,这在前人看来也是轻易触忌犯神的不洁。凡此等等,都使人将之视为需要极端稳重看待的人生关键点,所谓“自古娩乳大故,有如就死,对产妇而言,是生死关头,对产家而言,则为成败之机” (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

  正是以,几近一切传统社会中,临蓐经常陪伴着特别的仪式。最多见的,即是将照顾着这类既奥秘又不洁气力的产妇隔离。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些民族,至今仍将临蓐视为不洁,产妇须到田野森林中临蓐,家人漠不关心;贵州水族社会也将妇女生育看做是一件污秽的事,经常嫌产妇晦气。

  与此类似,现代中国女性也常在户外单独一人完成份娩,据东汉王充《论衡·四讳篇》云:“讳妇人乳子,以为不洁。将举吉事,入山林、远行渡川泽者,皆不与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可见在汉代,仍将产妇视为要躲避的不洁忌讳,产妇要零丁另住一个月才能回家见人。

  《礼记·内则》所说的“月内”,常被人视为坐月子的最早记录,假如是这样,那末最早的“坐月子”生怕不是为了护理产妇,相反,却是为了将她隔离一个月。

  之所以猜测这是“坐月子”较早的形状,是由于按王充所言,这类情形流行于那时文化较落后、响应保存古俗也较多的江南地域,而在较世俗化的北方,则是“江北乳子,不出房室,知其无恶也”。不外虽然不用离家独居、另置产房,产妇仍须在产后一段时候呆在家里,外人不能进产房,“产妇不宜见人”的忌讳,根源或即在此。

[img]http://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0993e08f6406030dd.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检察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0993e08f6406030dd.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 先容中国文化的China Simplified专门为“坐月子”做过一次专题,向本国人先容中国人坐月子时代的忌讳,包括不能去户外、不能喝冷水、不能刷牙、不能洗澡等。 © chinasimplified.com

  明代姚士粦《见只编》:“比当坐草,命帷蔽产妇于堂,遍延宗党坐列门外。”即指生育之际,用帘幕将产妇离隔,亲族(包括丈夫在内)均不得进入。“坐草”之所以在古汉语里暗示“临产”,是由于上古时妇女均须坐在蓐草上生孩子,南朝刘宋时医家陈延之谓“古时妇人产,下地坐草,法如就死也”(《医心方》卷二三)。只是到了后代,才改成卧产,但从现代产科医学看,卧产易使子宫榨取到腹自动脉和下腔静脉,形成胎儿榨取感和产母低血压及出血,蹲坐着生孩子确有其公道性。“坐月子”的“坐”,其最初的寄义应源于此。

  在汉代以后,社会上对孕妇不洁的忌讳逐步淡化,也不再要求孕妇离家独居坐草一个月,随之出现了职业性的接生婆,以助产并照顾产妇。
唐宋以后,社会愈益世俗化,中医理论以为产后妇女应补虚养体、谨避寒热。自此,她在“坐月子”时代从一个被隔离的工具酿成了加倍照顾的工具——这其中稳定的焦点在于,产妇一向遭到谨慎翼翼的社会控制,只不外之前是惧怕她身上奥秘而不洁的气力,现在则担忧她遭到“坏气力”的危险。

  这类情况并非中国所独占,在南承平洋的萨摩亚人中,孕妇也是社会控制的工具:“正在怀孕的年轻妻子受制于一系列严酷忌讳,其中绝大部分是制止她单独行动。她不得单独散步、单独坐着、单独去舞蹈、单独去采撷食品、单独吃饭,即使丈夫在场也不可。”(《萨摩亚人的成年》)

  中国的“坐月子”一样制止孕妇单独行动,但所分歧的是,这些忌讳与中国传统的气化宇宙观连系起来,夸大妇女的产后一个月是身材最虚弱的时辰,要提防风寒入侵,而要连结内在小宇宙的平衡。

  南宋医家陈自明在《妇人良方》据此开列了一长串忌讳:“若未满月,不宜多语、喜笑、惊骇、忧惶、抽泣、思虑、恚怒、强起离床行动、久坐;或作针线,用力工巧,恣食生冷、粘硬果菜、肥腻鱼肉之物;及不避风寒,脱衣沐浴,或冷水清洗。那时虽未觉大损,满月以后即成蓐劳。手脚及腰腿酸重冷痛,骨髓间飕飕如凉风吹,继著名医亦不能疗。”

[img]http://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284421c88741b434a.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检察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284421c88741b434a.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 明天风行的各种“坐月子陋俗”,根基上都可在这本近千年前的《妇人良方》找到记录。 © 短史记

  到了明清时代,这些已成为全社会配合遵照的老例。《西游记》五十三回,唐僧和猪八戒在西梁女儿国喝了子母河的水后怀孕,沙僧提醒猪八戒:“哥哥,洗不得澡,坐月子的人弄了水浆致病。”

  更须留意的是饮食,时人以为喝粥比很多性寒性热的菜为好,故而《金瓶梅》第九十四回中,春梅喝了一口粥后诃斥孙雪娥:“我又不坐月子,熬这照面汤来与我吃怎样?”这类看法甚至不但汉族如此,清代满族妇女也一样坐月子。
  
  这样,经过中医理论长达千年的重新阐释,“坐月子”已经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理论、文化风俗交织在一路,并衍生出一套基于复杂忌讳系统之上的行为标准。

  也许有人要说,那没有好好坐月子致使的“月子病”究竟是实在存在的病症,这又怎样诠释?在我看来,这合适医疗人类学上所说的“受文化限制的综合征”的特点:

  1、离开了其具体的文化或亚文化情境,我们就没法了解它;

  2、研讨它的病源同时也就概括和意味了这个文化的焦点意义和行为标准;
  
  3、对它的诊断既依靠于本文化独有的技术,也依靠于本文化的认识形状;

  4、只要当地人材能成功地治愈它。

  “月子病”几近合适一切上述特征,只要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才能了解、诠释和治愈它。

  在现代主张坐月子的论调中,最常听到的一个声音是“本国人不坐月子,由于体质和中国人纷歧样”;但究竟上,现代很多中国妇女也不坐月子。不但下等阶级的女性产后未几就要劳动,而在某些南方民族中还曾有过一种特别的“产翁”风俗:妇女生完孩子就下地耕作、做饭,而丈夫反倒要在屋子里像产妇似地生活一个月,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种社会风俗下,“坐月子”的却是产妇的丈夫。这再清楚地表白了“坐月子”与其说是一种医学护理,倒不如说是一套忌讳风俗。

[img]http://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5f1871b475a452cdc.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检察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5f1871b475a452cdc.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 2015年5月,英国凯特王妃产下女儿后未几便与丈夫威廉王子亮相。 Jeremy Selwyn / Daily Mail

  也正是以,所以虽然多年来一向有声音否决坐月子,以为这不外是一种无效的陋俗,但它仍然被很多(也许是大大都)中国人遵照并践行着。由于忌讳的焦点即是——你不晓得假如你不照做,会发生什么。

  美国作家梅英东在《东北游记》中说:“我的母亲已经不止一次向我转达从外婆那儿传下来的警告:别用吸尘器去清洁它的电源线;别在湿着脚的时辰用吹风机。你如果做了能够也不会触电,但干嘛要冒这个险呢?”这就像很多受太高档教育的人,常日对打卦算命嗤之以鼻,但到自己成婚时还是会选一个黄道吉日,就算心里底子不信黄历上的休咎宜忌,但人生这么严重的日子,又何须选一个不吉祥的日子呢?

  忌讳,正如巫术和信仰一样,是被相信的,而不是被了解的,因此人们可以从任何有益的角度来为它停止辩解。仅仅指责坐月子是陋俗、科学,很难就让人不去信仰它。在早已高度发财的香港社会,孕妇的饮食一样受极大限制,例如不能吃蔬菜,荤菜仅限猪肉,由于人们以为猪肉非寒非热,属中性;鸡肉因其性热而被制止,鱼肉因其性寒,属毒性也不能食用。由于这最少给了人们一套行为指南,就像风水术一样,指导着人们避开那些无形而有害的奥秘气力。

[img]http://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7b79b2e533200e9af.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检察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zj.pic.duai.cc/bbsatt/day_170725/1707251127b79b2e533200e9af.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 2016年末,陈妍希生下小宝宝以后,发微博称“这辈子撑最久一次没洗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章蓉娅曾在FT中文网撰文称,“月子”只是一个浅显概念,它的医学术语叫“产褥期”。坐月子不是要坐着不动,而是要表现科学看待产褥期的理念,也许把“科学坐月子”替换为“产褥期留意事项”更合适。产褥期(puerperium)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满身各器官(除乳腺外)规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状和功用),这一阶段一般规定为6周(42天)。

  确切地说,人们之所以坐月子,正由于她们浸润在中国文化当中,正是这类文化的气力,让她们相信这么做可以换来安心。在可预见的未来,坐月子的风俗仍会以其强大灵活的顺应性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并遵守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传统风俗革新途径,变得越来越夸大“科学公道地坐月子”。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