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界一位“老镇江”的乡愁,那些动听情结,暖和心田 ...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主题
10
回帖
23
精华
0
积分
29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8-12-9
最后登录
2019-1-16
发表于 2018-12-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5年7月我从江苏省镇江中学结业,考取清华大学,来到都城北京。算起来已跨越60年,该当是个“老北京”了。但是忸捏得很,我并没有获得认同。相反很多人一听到我措辞,就说你不是北京人吧!
北京老胡同
我的老伴家是世代地道的老北京。她就经常讥讽我,说我的话“南腔北调”。我的诠释是,这能够是由于镇江话,如同南京话、扬州话一样,都属于北方话语系,不像不同很大的吴语、粤语,用不着多大改变,他人就能听懂,这就使得我懒于学讲标准的普通话了。
实在这只是个遁词,本色是我的说话才能太差了。不外这也同时说明乡音对我有着何等深入的影响。 YGSSKXGPrOO5RD2j.jpg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新手上路

主题
10
回帖
19
精华
0
积分
20
爱豆
-7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8-12-9
最后登录
2019-1-29
发表于 2018-12-1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7月我从江苏省镇江中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来到首都北京。算起来已超过60年,应当是个“老北京”了。然而惭愧得很,我并没有得到认同。相反许多人一听到我说话,就说你不是北京人吧!
北京老胡同
我的老伴家是世代地道的老北京。她就常常调侃我,说我的话“南腔北调”。我的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镇江话,如同南京话、扬州话一样,都属于北方话语系,不像差别很大的吴语、粤语,用不着多大改变,别人就能听懂,这就使得我懒于学讲标准的普通话了。
其实这只是个托词,实质是我的语言能力太差了。不过这也同时说明乡音对我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新手上路

主题
10
回帖
23
精华
0
积分
29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8-12-9
最后登录
2019-1-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清晨天麻麻亮的时候,近郊的农民已赶着毛驴,驮着粪桶来了。毛驴脖子上挂着铃铛,叮叮当当的声响催醒了家庭主妇,于是哗啦哗啦,刷马桶的交响乐开始奏响了。
不久茶炉开张,人们提着水壶来打开水了。饺面店已开始接待客人,人声嘈杂,一边吃,一边张家长、李家短,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
除了坐下的吃客外,更有一些附近居民端着已放好麻酱油的碗,下一碗最便宜的光面。镇江的锅盖面就是这样养育着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新手上路

主题
10
回帖
23
精华
0
积分
29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8-12-9
最后登录
2019-1-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的叫卖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一早就有妇女提着竹篮,叫卖“栀子花…,茉莉花…。”于是正在梳妆的妇女便出门买上一两朵尚未开放的花蕾,插在发髻上,清香怡人。
有时还有卖刨花的。这是用梧桐树刨制的长条刨花,用水浸泡就形成粘稠液体,用来梳头,使头发光亮柔顺,恰如现在的润发剂一般。这是当时普通妇女最常用的绿色化妆品了。
这时“洋糖…发糕…”的吆喝声响起了。有时声调上扬,有时声调下抑,很是悦耳。这种用发酵的米粉蒸制的甜米糕,由于当时白糖叫做洋糖,就名为“洋糖发糕”了,吃起来松软可口,入口即化,甜中又略带酸味。米糕多是家庭连夜制作,清晨由男人用木桶装着叫卖,上面用棉布盖着保温,很受居民欢迎。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新手上路

主题
10
回帖
23
精华
0
积分
29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8-12-9
最后登录
2019-1-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洋糖发糕
那时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于是就有一种“收荒货”的职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收破烂的。不过那时的破烂远不是今天的破烂概念了。且听他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叫卖声:“破布…烂棉花…卖钱…哎…,旧衣裳…坏帐子…卖钱…哎…!”最后的“钱…哎…”二字声调高而拖长,而“钱”字唱起来有点偏向“强”音了。这些 “破烂”现在扔在垃圾箱中大概都没人捡了。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