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主题
- 36
- 回帖
- 339
- 精华
- 0
- 积分
- 1338
- 爱豆
- 944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9-3-12
- 最后登录
- 2019-3-12
|
扬州网讯 (记者 丁蕾) 克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成长与情况研讨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配合举行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成长报告No.7》公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国内287个地级市中,深圳、上海、扬州等23个城市是“健康城市”。
按照城市健康成长评价目标系统,社科院对2013年除拉萨、三沙之外的287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的成长情况停止综合评价。城市健康成长评价目标系统由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情况和健康治理等五类一级目标组成。
为了进一步测度和检查中国城市成长的健康水和蔼状态,蓝皮书综合斟酌五项目标得分及散布,按目标得分将城市分别为两类——健康城市和亚健康城市。其中,五项目标均高于一切城市中位数的城市为成长状态相对健康的城市,包括深圳、中山、佛山、上海、苏州、常州、无锡、东营、南京、长沙、珠海、扬州、杭州、沈阳、镇江、大连、南通、烟台、惠州、克拉玛依、湘潭、威海和南昌等23个城市。
整体来看,当前全国287个地级市处于健康成长状态的不到非常之一,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内的近九成城市处于亚健康成长状态。
报告显现,2013年度城市健康成长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佛山、苏州、中山、杭州、珠海、无锡和南京。其中珠三角城市占4席,长三角城市占5席,京津冀城市占1席。综合排名位居第3位的北京,由于健康情况指数排名靠后(位居全国第206位),未进入健康城市行列。
报告指出,从全国城市成长的整体情况来看,相比于伦敦、纽约、巴黎、卢塞恩等一些发财国家的城市,我国城市的健康成长水平普遍偏低,城市内部成长不服衡现象较为突出,出格是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和健康社会指数远低于健康治理和健康情况指数,城市健康成长面临严重应战。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