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亨衢“老街”在唐之前还是长江的入海口

[复制链接]

中级会员

主题
3836
回帖
257
精华
0
积分
19442
爱豆
19442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9-3-8
最后登录
2019-10-21
发表于 2020-4-20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镇江新区古称“宜地”,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聚集尽观于此。风采宜地,悠悠历史,明天小编就率领大师跟从笔者寻觅新区亨衢镇老街,细细品读雕刻在青砖黛瓦间过往的回忆。
亨衢老街品味过亨衢的长鱼汤面、江鲜宴、全羊席,逛“老街”却一向没遇上机遇。
老街的门牌就叫“老街”,南北走向,逼仄幽长,见首不见尾。老街上青砖黛瓦马头墙的明清遗构零落晨星,一爿爿板搭门的临街老铺三两相间地址缀其间。
上世纪六七十年月名噪一时,现在斑驳残余的大礼堂、供销社、信誉社、邮电所,混杂在“老街”上,似乎有点儿格格不入。










我不想造访那些遐迩著名的“大院”和“宗祠”,却加倍在意平常百姓的民居老宅和临街店肆。
我说的老宅不笼统,四梁八柱、青砖小瓦、木板门花格窗,一宅一院一意境。

在阿谁土灶烟囱下,我的眼前瞬间显现出一片鳞次栉比、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村落;在那幢前庭院后小院的老宅前,注视落锁的大门、坍塌的屋顶和四周丛生的杂草,我的耳际似乎响彻耕读传家的琅琅书声。










我想,这老宅何等期待仆人的背井离乡啊。老街恬静中透着沧桑。临街的小店肆虽说门可罗雀,可那些钉钉挂挂的小农具、花花绿绿的小饰品、霹雷霹雷的脚踏缝纫机,仍然勾起我串串尘封的记忆。
老街中段一幢前后四进面阔三间的晚清老宅,让我立足留连。青砖灰浆空斗墙、小瓦压脊、脊端吻兽、窗嵌雨檐、檐挂滴水瓦。










我顺着南侧山墙边的小路往东,摸光临着老街的大门。仆人姓郭。他说不清楚老宅的年事,只晓得爷爷辈上就有。
他告诉我:他小的时辰,老街商肆林立,有磨坊、油坊、豆腐坊、成衣铺、铁匠铺等。每年夏历仲春初八和七月三十赶庙会,沿街摊点延绵出老街数里之外,人涌如潮。他说他非常怀念童年老街逢年过节和婚庆嫁娶的热烈非凡。刚刚鼎新开放那几年,他用临街的三间老宅开了家布店,对门就是乡政府,过往的人多,布店的买卖也随着火红。










老宅砖木结构,四梁八柱、七架梁,现在是散热器加工作坊。老郭六十有五,满头银发,带副老花眼镜,冲床、锯床、端面铣、多头钻,就连数控的高速钻孔攻丝机都是他一人玩转。
老郭说,他的产物在国内有几家老用户,只要能赚到钱,就对峙干下去。他的身上聚合着几代老宅人的睿智、勤劳和俭朴。










老街的每一幢修建物或多或少地雕刻出某个时代政治经济的痕迹;或是闪烁着某个氏族祖先的光芒;或是修养着宗亲血脉和亲情。“老街”用它的舒适清幽,一话千年;“老街”用它的寂静残落,弥散幽香。倘佯其间似乎才读懂什么叫“光阴悠悠,斗转星移”。
听说,“老街”在唐之前还是长江的入海口,后受潮汐冲击影响成为陆地,史上有过“潮乡”和“圌滨”之称,因兼得物产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的上风,自清初就跻身丹徒县八大集镇之一了。











来历:京江晚报 作者 阎锦文
转自:大港微生活走在亨衢上摄影:龚舒林汪文翔李开国编辑&校订:张晓君&陈露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初级会员

主题
4
回帖
118
精华
0
积分
968
爱豆
968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9-6-26
最后登录
2019-6-26
发表于 2020-4-2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街到底是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