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员
- 主题
- 153
- 回帖
- 16
- 精华
- 0
- 积分
- 3179
- 爱豆
- 3179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8-7-2
- 最后登录
- 2018-7-2
|
这个端午节,市民刘大爷过得有些闹心。由于生吃了在路边摘的半个野菌,致使他上吐下泻,被家人送往医院急救。医生提醒,夏日轻易发生食品中毒,特别路见野生“蘑菇”,万万不要轻率采食。25日早上6时许,67岁的刘大爷出门锻炼身材时,看到路边长了个“蘑菇”,这个“蘑菇”有碗般巨细,看上去比力“诱人”,刘大爷便弯下身子,随手摘下,并生吃了一半。约两小时后,刘大爷忽然感受上腹隐约作痛,还出现了吐逆、腹泻、体温升高、畏寒等症状。家人见状吓坏了,赶紧拨打120,将老人送到市四院急诊室。医生为其开具了血常规、经过淀粉酶测定、肾功用、电解质等检查,成果显现,刘大爷数项生化目标异常。连系检查成果,以及刘大爷既往病史、饮食等,医生以为此次得病与其吃了野生菌有关。在我市,因误食野菌致使食品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据我市菌类研讨专家先容,镇江的野生菇稀有百种之多,其中不乏有毒蘑菇,比如学名为致命鹅膏菌的蘑菇,官方又称其为致命白毒伞,其毒素含量极高,一个约50克的致命白毒伞所含毒素,足以使一位体重50千克的成年人灭亡。为防备和控制毒蘑菇和有毒动动物中毒事务发生,本月,国家卫健委食品平安标准与监测评价司公布了《关于防备毒蘑菇和有毒动动物中毒的饮食消耗提醒》(下简称《提醒》)。其中提到,停止5月初,全国已报告76起毒蘑菇中毒事务,80%以上中毒事务为家庭自采误食致使。在很多市民的固有印象中,判定蘑菇能否有毒,全凭表面色彩,对此,《提醒》给出了“分歧定见”:野生蘑菇品种繁多,很多品种表面类似,肉眼辨别有毒和可食用品种非常困难。毒蘑菇中毒可以发生急性肝侵害、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消融、胃肠炎、神经精神症状、溶血和光敏性皮炎等结果,中毒者救治很是困难,严重者可以致使灭亡。按照《提醒》,倡议公众不要自采自食野生蘑菇,免得危及生命健康。市四院急诊科主任谈小明暗示,梅雨季节,天气湿润,野菌疯长,市民切勿自行采食。若失慎误食有毒菌类,出现了恶心、头晕、吐逆、视物不清或幻视,应立即前往医院。症状严重者拨打120乞助,在救护车到来前,可喝温开水或盐水自行催吐,以尽快排挤体内尚未吸收的残菌。此外,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搭配饮酒,免得野生菌中所含某些成份与酒中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天生毒素。由于毒菇品种很多,中毒者应保存毒菇样本,有助解毒。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