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员
- 主题
- 71
- 回帖
- 59
- 精华
- 0
- 积分
- 287
- 爱豆
- 287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20-7-16
- 最后登录
- 2020-7-16
|
保护生命线!他说,江堤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原创 子禾 阳萍 微扬中 昨天
长江禁捕,76岁的陈德龙闲下来了;江堤防汛,他又忙了起来。
忙,是发自心里的自愿。指南村村干部刘阳告诉记者,在全天防汛值班值守之前,陈老三天两头就往江堤上跑,现在加入了村里的放哨队,跟村干部、自愿者一道,天天防汛6小时,一天不落。
昨全国午2点,在指南村段宽广的复建干堤上,记者见到了陈德龙,皮肤晒得黝黑,手臂上戴着“防汛放哨”的红袖章,正跟弟弟陈德林搭班在巡堤。
从扬子河排灌站到三墩港电站,巡堤线路单程快要一千米,全天四班倒,一班巡下来,步数15000起步。一趟趟往返中,陈德龙不但要关注江面的水位高度,更首要的,是要带着铁锹走下内堤,拨开堤脚的草皮,检察有无出水滴、渗漏处。
“白天稍微有点晒,累倒不累。在家闲着也没事,来看看才安心。”斟酌到陈总是防汛自愿者里年数最大的一位,村里特地放置他加入白天的值守。在指南江边住了50多年,“脚一抬”就上去的江堤是陈德龙脚下再熟悉不外的路了。
只是现在脚下的江堤,再不是两年前的那一段。“高、大、宽,比任何一段江堤都平安!” 即使心里有满满的平安感,陈德龙仍然安心不下,对峙天天上堤转转、看看。亲眼看过老江堤的坍陷,以及新江堤从无到有一层层压建起来,陈德龙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孩子”分外上心。
进入主汛期,外江水位节节爬升,堤外,江水早已翻过两年前的坍江缺口,淹没29户居民住房,冲上了新江堤的护坡。保护生命线!陈德龙感觉自己比旁人更有义务。
夜幕来临,电视消息里播放着长江汛情的最新消息,隔着屏幕,滔滔的江水让陈德龙坐不住了,“我不安心,还要上江堤去看看。”“你要留意,要谨慎一点。”早晨九点,与老伴聊了几句,陈德龙走落发门,驾着三轮车又一次直奔江堤。在那边,三名村干部正推着蚊虫环抱的手电光渐渐前移。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