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生活镇江【吃喝 · 玩乐 · 住行】
›
亲子圈
›
帖子
返回列表
只因一句“你妈妈不喜好你了”,女孩将弟弟扔下楼:这样恶作剧,真的会出人命
[复制链接]
云在指尖
云在指尖
当前离线
UID
1265125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84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4 积分
主题
951
回帖
666
精华
0
积分
8486
爱豆
8486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9-3-8
最后登录
2019-10-21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19-8-7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APP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
1
前段时候,看到一则让人痛心的消息:
一位5岁小女孩乘家长不留意,残暴的将襁褓中的弟弟扔下楼,致其就地灭亡。
而致使这场悲剧的发生,全因邻人自以为的一句玩笑话“你妈妈不喜好你了,只要你弟弟。”
毫无判定力的女孩,将邻人的玩笑话信以为真,荒谬地以为“只要弟弟死了,妈妈才会爱我”。
难以设想,长大后的她如果晓得因自己的年幼蒙昧,永久落空了自己嫡亲至爱的手足,该会何等地痛心不已。
随意翻翻网上的消息,这样的悲剧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5年,武汉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将仅仅两个月大的亲弟弟从八楼家中扔出窗口,男娃就地灭亡。
而原由就是邻人逗孩子“你爸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你是爸妈从渣滓堆里捡来的。”
“等你妈妈生了小弟弟大概小妹妹,就不会再疼你了。”
“你爸爸妈妈吵得这么利害,必定要仳离,你筹算跟谁?”
......
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经常闻声大人对孩子说这些话,他们自以为仅仅是“恶作剧而已”,“不外是逗逗孩子”。
文章《中毒的怙恃》中,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说过这样一段话:
小孩不能区分究竟和笑话,他们会相信大人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成自己的看法。
大人看来的一句玩笑话,在孩子认知才能有限年龄里,他们是难以区分的,小小的他们难以消化,心理上承受着煎熬,甚至会形成没法挽回的悲剧。
作为大人,请停止对孩子随意恶作剧。
2
相信这点,蔡少芬深有体味。
抱着让孩子在欢畅中体验生活的她,带着两个女儿包子和汤圆加入了综艺节目《不成思议的妈妈》,没想到第一场姐妹俩就被节目组吓得飙泪。
第一期中,有这样的一个游戏考验环节,节目组让一切孩子在玩具和妈妈陪伴卡之间二选一。
其他小朋友不谋而合地挑选了陪伴卡,可与众分歧的姐妹俩,却毫无犹豫挑选了玩具。
看了姐妹俩的挑选,工作职员诠释道:“妈妈陪伴卡就代表着妈妈哦,不选的话未来几天就没有妈妈陪伴了”。
听了工作职员的诠释,姐妹俩有点懵了,但姐姐强作镇静,抚慰妹妹说:“这是假的,妈妈不会不在的......”
接下来工作职员又“神补刀”,频频夸大这是真的,还当着孩子面撕碎卡片,奉告姐妹俩妈妈没有了。
听到这,妹妹已经被吓得止不住泪水了,哭着喊着 “我要和妈妈在一路,我想妈妈。”
妹妹的哭声,惹得直播室的蔡少芬再也坐不住了,完全掉臂游戏法则,慌忙跑到节目现场,一把抱住妹妹,一个劲地抚慰道:“妈妈没死,妈妈没死,妈妈不会分开你的。妈妈在这里,不用怕!”
节目一出很多网友直喷节目组的荒诞:就算让孩子大白妈妈陪伴的重要性,也不能采纳这样的方式方式呀!
是的,幼小的孩子很是懦弱,能够你的不经意的玩笑,就危险了他们而你还不晓得。
看到被吓得够戗的孩子,蔡少芬再也不由得心中的怒火,对节目喊话:“请不要对我的女儿开这类玩笑!”
看到那一刻,我为蔡少芬点赞,我希望更多的怙恃能和她一样,在他人以恶作剧名义嘲谑你的孩子时,请勇敢说“不”。
要晓得,置孩子们的感受于掉臂,不晓得尊重孩子,这即是最大的恶意。
3
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不以为然,以为孩子被恶作剧无伤风雅,甚至有些家长亲身介入,加入到恶作剧的战队。
有这样一则消息:
难以设想,当孤零零的女孩,一小我分开家前往福利院时,是何等地无助和无法。
也许,总有人会这样说,我“逗”孩子玩,是由于孩子太心爱了,我喜好他,这是我表达豪情的方式。
可他不知被“嘲谑”包围的孩子,缺少平安感,轻易对人损失期任,久而久之,变得敏感多疑。
甚至,会做出某些进犯性行为。
天天薄暮,小区里有三五成群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分歧年龄的孩子在花园里玩,其中,最受接待的小姑娘叫甜甜。
甜甜4岁,长得像混血儿,大眼睛明亮如星星,不管看到谁,都笑嘻嘻地打号召,可惟独厌恶邻人李爷爷。
缘由就是,李爷爷看甜甜心爱,总喜好逗她,说一些玩笑话。
有一天,李爷爷看到甜甜在花园里一边做游戏,一边等妈妈放工,不由得又逗她:“你妈妈现在还没返来,生怕不想要你了吧。”
甜甜暴露受惊的脸色说:“你骗人!”
“你妈妈一定是看见此外孩子更听话,去陪此外孩子了,所以这么晚还没返来。”
李爷爷看着甜甜又惧怕又怒冲冲的小脸,暗自笑着走了。
可从那天以后,甜甜妈妈发现,每当自己夸他人家小朋友时,甜甜城市对小朋友暴露厌恶的脸色。
甚至有一次,趁着大人不留意,偷偷咬了两岁的小表弟。
在妈妈的询问下,甜甜哭着说:“李爷爷说你晚回家是去陪此外小朋友了,妈妈,你会不要我吗?”
育儿专家李跃儿说过:“儿童不能逗,一切的‘逗’都是恶逗。”
大人随口说出的那些“风趣的”假话,天真的孩子真会信以为真。
孩子虽小,可有自力品德的他们,值得被每一个大人尊重。
4
在四川攀枝花,有这样一出悲剧:
有一位爸爸,带着两岁的儿子去朋友家加入集会,和朋友相谈甚欢的王爸爸喝多了,在朋友家呼呼大睡。
两岁的儿子呢?居然被一众朋友“逗”着喝了二两酒。
后来,孩子昏睡不醒,两天后,由于酒精中毒,急救无效身亡。
那些让孩子饮酒的“朋友”当初也没想到:只是闹着玩而已,怎样会赔上了孩子的人命?
当意想到“逗”孩子的风险后,爸妈们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制止使人反感的“逗”孩子行为?
1. 由家长出头,实时说“不”
过年过节可以被称为大型“逗”孩子现场,很多人像说相声一样,捧哏逗哏、你来我往地逗着在场的小朋友。
很多家长碍于体面,欠美意义阻止亲戚朋友,担忧获咎他们,眼睁睁看着孩子被逗的手足无措,毫没法子。
实在这类时辰,家长应当抛开交际挂念,以孩子为先,第一时候站出来说“不”,庇护孩子不被捉弄,让孩子感觉平安。
2. 家长不在场,事后实时抚慰孩子
正如甜甜妈妈一样,在发现孩子在自己不晓得的时辰,已经被“逗”,而且遭到了危险,要实时与孩子停止相同,领会工作经过。
让孩子晓得,即使是大人,也会出错,也会不晓得若何表达自己的喜好。
也要与始作俑者停止相同,让他们晓得,孩子不喜好被“逗”,免得再次发生。
3. 教会孩子勇敢表达,机智应对他人的“逗”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无妨教会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实在感受。
让他们鄙人次碰到类似情况时,可以清楚地告诉那些成年人:“我不喜好你这样,假如你喜好我,请换一种表达方式。”
假如对方不愿停止,他们可以挑选规矩地分开那时当地,完全断了对方“逗”的能够。
有人说:“大人一定要尊重儿童,我们和儿童的关系应当是朋友。”
连结对孩子的尊重,停止恶俗的“逗”孩子行为,不可是关爱孩子的最好表示,也是成年人应当有的理性行为。
尊重他人,请一切大人一路给孩子,好好上这一堂交际课。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镇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8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
网站地图
GMT+8, 2025-4-19 21:43
/ 0.220782 / 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