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假名城再增一处凭吊遗址。4月3日——腐败节前一天,位于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嶂山村九西岳路西侧、京沪高铁北侧山上的杨一清墓墓碑如期安置到位。至此,杨一清墓修缮工程项目全数竣事。杨一清与镇江很有渊源,其父杨景葬于镇江,故在镇江假寓,在丁卯桥建别墅名“石淙精舍”。明嘉靖八年(1529),76岁的杨一清撤职后回到镇江,次年发背疽而死。逝后,赠太保,谥文襄。作为镇江保存比力完整的私人墓道,杨一清墓于198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庇护单元。由于墓区后来成为居民墓葬地、果树林、茶园、菜园,墓冢、神道均已埋没无寻,仅残余石马、石狮、龟趺、碑刻等散落在四周地步中。墓冢在清至民国时代被平,墓园晚年被毁严重,整体保存状态堪忧。近年来,杨一清墓地作为镇江名流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遭到市民和网友的关注。2013年,市文物局构造镇江博物馆对墓区停止观察勘察,摸清了神道格式、墓冢的根基位置等情况。2015年,润州区文体局完成了计划编制。2017年上半年,修缮工程正式开工。2017年7月,市文物局再次构造对实施地区停止大面积考古。2018年末,本体修缮工程根基完工。墓区呈长条形,长约60米,宽约20米,沿缓坡地形自然向上延长,分别为墓基、墓道和泉台三大地区。2019年1月7日,工程经过验收,评为优异工程。2019年1月14日,市文物局构造将杨一清墓及工程移交镇江高新区治理实施。2019年6-7月,镇江高新区构造实施情况绿化整治工程,2020年4月3日,墓碑、供桌、标志碑等安置到位。多年来,镇江各级文物部分经过对峙不懈的尽力,终极完成杨一清墓的修缮庇护,将这一埋没难寻的遗址重新显现给众人,为此后围绕名流文化展开交换活动及周边文化打造供给了重要的载体战争台。(马彦如 张小军) 摄影 张小军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