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上午,江苏省扬中市三茅街道新扬社区与扬中市绿岛传统文化办事社携手在睦邻文化广场,举行了新扬社区首届“睦邻亲子包粽子大赛”。 角逐前,新扬社区文艺宣传队表演了一段太极莲花扇《红梅赞》。熟悉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动听动听,随着音乐的节奏,队员们的扇子时起时落,一挥一扬,似花蝴蝶高低飞舞。他们的行动,既飘逸潇洒,又不失阳刚威仪,赢得阵阵掌声。 近年来,新扬社区在“幸运新扬,精治共建”社会治理创新理论中,大力宏扬睦邻文化,不管是新扬的外乡居民,还是外来的“新新扬人”,都能感遭到新扬睦邻一家亲的和睦和美好。扬中市绿岛传统文化办事社王明霞朗诵的散文《人世处处有温情》,声情并茂,将新扬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自豪感和幸运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当新扬社区居委会主任张纪贵公布了角逐法则后,加入包棕子大赛的35户选手,依号各就列位,他们中有的是夫妻带孩子,有的是婆婆、儿媳、孙子,还有的是公公、儿媳、孙子三代同上场,全部角逐场上一派温馨平和的气象。每位选手都充实展现了他们包粽子的技能,选粽叶、裹叶子、填糯米、扎线……行动纯熟,外型标致,很多居民和儿童在一旁观赏。本次活动让家长带着儿童加入,不但坦荡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脱手才能,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历,促进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和爱好,更体验了亲子活动的兴趣。 赛场上热烈的空气,让每小我感应高兴、欢畅。扬中市绿岛传统文化办事社的宦夏君败兴给大师来了一段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到底人世欢乐多》,将角逐的空气推向了飞腾。 “每逢佳节倍思亲”。曩昔很长一段时候,扬中人出门即是河,出县就是江,一江之水已经隔绝了几多在外的游子佳节回籍与亲人团圆的脚步。1994年10月6号,万里长江第一座由地方自筹资金建造的扬中长江大桥,在数万大众的喝彩声中成功通车了。从那刻起,扬中人便可以踏踏实实地迈出扬中了,现在又有了二桥、三桥、泰州大桥……扬中人从桥上走出了县城,走向了省会,走向了天下。扬中市风车少儿艺术中心的姚凯元同学在现场为观众朗诵了一首诗《故乡的桥》,歌颂扬中群众“架起金桥开富路,不甘落后困江中”的众志成城,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现在,在外的游子随时可以踏上故乡的桥,回故乡拜怙恃,会亲友。 角逐竣事后,新扬社区党委书记王笃成对活行动了总结讲话,并为介入者颁布了奖品。新扬社区绿岛之声与扬中市绿岛传统文化办事社的自愿者们,将包好的粽子送给了社区养老办事中心的老人们,让他们也与大师一路分享节日带来的欢畅。 ( 周树新徐炼炼)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