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9-17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炎天热剧不竭

其中就有大火穿越剧《传闻中的陈芊芊》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jpg



穿越这个元素虽然已经不新颖

但还是耐久不衰

小编估摸着大师都空想过自己也能穿越吧?

怀春少女,空想穿越后碰到五六七八个

把自己捧在掌心的各色美男

会过日子的,空想穿越后买彩票脱贫致富

爱进修的,空想穿越后学渣变学霸

……

可穿越,不就是个美丽的白天梦嘛



咳咳,那也纷歧定

有这么一群扬中人,他们的工作

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

不相信?来来来

随着小编走一趟扬中博物馆穿越寻访之旅吧



第一站 200年前兴盛墩子桥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jpg

△墩子桥,高鹏/摄
要说对扬中历史最熟悉的人

扬中博物馆文史研讨员陆尊一命名列前三甲

同事亲友都戏谑他“四脚白”

扬中那里有历史遗址、文物他是门清

有人供给线索,不管多偏的地方

他都能开着车不紧不慢地晃荡曩昔

这座墩子桥,他早就很领会了

此次,博物馆工作职员是老例放哨古桥状态的

也试图初拟一份第2批市级文物庇护项目申请名单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艺科工作职员全程伴随

也就是说,小编介入的

实在是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构造的一次文保考查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jpg

△陆尊(右二)与同事倪加辉(右一)与当地大众交换
架在来历港上的墩子桥由三块条形麻石拼成

桥面长1.65丈,宽6尺,厚1尺

桥身一侧刻有墩子桥字样

“桥”字旁边则刻有建桥的年份

模糊可辨是嘉庆XX年

(据材料记录应为嘉庆廿一年重建)

由于过度风化,谅解小编实在拍不出来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jpg

△桥面,高鹏/摄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5.jpg

△小编在现场也只认出了嘉字的一部分笔画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6.jpg

△为了能拍到,小编也是拼了老命,博物馆工作职员在前面担忧得不得了


说起墩子桥是墩子洲姚家祖先艰辛创业的结晶

墩子洲本来只是一个小墩子沙滩

姚家祖先从苏州迁来

经过量年创业,逐步构成小集镇

而墩子桥

即是姚家祖先为了生产、生活和经营的方便而建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7.jpg

△当地居民热情地和工作职员议论墩子桥
墩子洲昔时可是很热烈的

油坊、茶社、米行、烧饼店、书院、医院……

来历港上也曾是船只交往、贸易频仍

眼前看似不起眼的墩子桥

昔时却是交通要塞

记录了一段布满炊火气的富贵光阴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8.jpg

△年近九旬的姚爷爷(右一)告诉小编,墩子桥自他爷爷生下来的时辰就有了
确认墩子桥平安无误后

陆尊和同事们分开前往下一站

走了两步,他们又不由得回头

一遍遍吩咐村民们一定要庇护好墩子桥

假如碰到什么题目要第一时候联系博物馆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9.jpg

△多年前桥上脱落的石块,村民挪不动,临时放在一边
第二站 100年前雕花大床&轿椅

按照线索,在福源村一户人家

博物馆工作职员寻到一张百余年的雕花大床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0.jpg

△赶紧拍下来保存材料~
雕花木床是好几代扬中人配合的回忆

直到现在,很多扬中尊长照旧利用着

但更多的人家在翻建衡宇时间接把床拆掉

当柴火烧了



博物馆工作职员寻到的这张大床

不但年月久远、雕工邃密、雕花复杂

且床前踏板也保存得较为完整

是以具有一定的文物代价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1.jpg

△床顶部雕花从左到右别离为:五子及第、百忍堂、状元及第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2.jpg

△五子及第特写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3.jpg

△点缀元素也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工作职员围着大床研讨很久后

一转身碰见了欣喜

在一堆杂物中

眼尖的倪加辉看到了一把落满灰的小椅子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4.jpg

他有些冲动地告诉小编这是轿椅

今朝来说在扬中还比力少见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5.jpg

这把轿椅上还能看到包边的铜片

虽已布满铜绿,仍不掩做工邃密

唯一惋惜的是椅子缺了椅面和靠背

不够完整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6.jpg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7.jpg

△包边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8.jpg

△倪加辉怕小编不懂,特地给小编发来影视剧中的轿椅
屋主先容说

雕花大床和轿椅都是她婆妈妈的妈妈陪嫁之物

倪加辉和屋主商量

能否把大床和轿椅交由博物馆保存

屋主暗示还得听儿子的



倪加辉向小编诠释

他们经常看到很多具有文物代价的物件、材料

被随意抛弃在角落

有的物主有保存认识却又缺少庇护认识

大概说,缺少庇护文物的常识

形成一些文物的损毁,让他们感应很痛心

很多文物在博物馆才能获得更好更有用的庇护,

也能将扬中历史文化传递给更多人晓得。”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19.jpg

△博物馆工作职员仓促分开预备赶往下一站时,屋主翻开了另一个房间,给小编看了另一张雕花大床,还有婆妈妈的妈妈的另一件陪嫁物:洗脸架子。


第三站 100年前的老屋&紫薇树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中午

早晨的风凉褪去,阳光起头灼人

博物馆工作职员劲头不减

马不停蹄赶到会龙村寻访百年老屋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0.jpg

△老屋的木门总是这么有感受~
由于疏于庇护

仅从表面,已经看不出百年老屋的光阴气质

但还是能在遍地角落看到昔时的精彩盛况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1.jpg

△百年老屋
工作职员感应很痛心

希望能尽力将其申请为文物单元停止修复庇护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2.jpg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3.jpg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4.jpg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5.jpg

△博物馆工作职员仔细检察老屋并摄影记录
据老屋仆人先容

其祖上曾与著名实业家张謇合作经商

起家后回籍建此大屋,距今已有百余年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6.jpg

△墙砖很都雅~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7.jpg

△老屋里堆满了杂物和谷子
在院子里,工作职员又碰到了欣喜

不起眼的角落里那棵紫薇树

大约是老屋建成的同时种下

不但枝叶茂盛,外型还自然“妖娆”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8.jpg

△真的是很美的一棵树,没开花就这么美,开了花还得了~
陆尊按照他的经历判定

扬中当地发展的百年紫薇树

能够独此一棵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29.jpg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0.jpg

△弯曲折曲得恰到益处,美感实足的枝条

第四站 100年前(估)油坊万年桥

阴雨绵绵

博物馆工作职员一行一刻也没休息

又赶到油坊鸣凤村检察万年桥的状态



万年桥也被当地人称作长沙桥

是扬中常见的三节石桥款式

也是扬中今朝庇护无缺的古桥之一

更是扬中今朝发现的

唯逐一座在桥柱刻有对联的古桥

是以具有较高的文物代价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1.jpg

△工作职员在万年桥上走过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2.jpg

△工作职员检察桥的状态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3.jpg

△可识别出桥体一侧的万年桥字样
桥底柱上刻的二副联内容是:

“千载同流双璧合,

万年长见一龙眠。”



“桥跨工具成底柱,

潮迎南北庆安澜。”



陆尊给出的释义是:

第一副对联写长江到扬中段

将长江一分为二工具双流再合璧

扬中如同一条卧龙只待一日飞龙在天

第二副对联则陪衬出扬中作为江心跳板的感化

安澜,常用作比方时势承平、平和之兆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4.jpg

△岸边的农作物盖住了桥柱,可以看到对联刻字还是很是清楚的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5.jpg

△工作职员供给的早些年拍摄的照片


第五站 100年前(估)红联村兴?桥



为啥在小题目上卖关子呢?

由于动身前

陆尊和倪加辉兴趣勃勃给小编出了题

说这座古桥有玄机

由于桥身被土壤埋葬且被一棵树盖住

没有人晓得中心阿谁字是什么

他俩猜测中心是个“隆”字

让小编和同事也猜猜看

小编猜了个“盛”字,同事猜了个“星”字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6.jpg

△陆尊和倪加辉现场识别中心的字
小编在现场看到

这是一块麻石古桥面

一侧可以清楚地看到兴以及三合字样

大师猜猜“三合”是什么意义呢?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7.jpg

△可以看到很是清楚的兴以及三合字样
喜洋洋清洗搬场公司听说博物馆要来挖古桥面

自动供给无偿一条龙办事

博物馆工作职员暗示非常感激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8.jpg

△开挖啦~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39.jpg

△谨慎翼翼垫上竹竿,庇护桥面,徒弟的背后已经汗湿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0.jpg

△成功吊起桥面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1.jpg

△陆尊和倪加辉火烧眉毛跑曩昔检察“答案”,一老一少的背影莫名很萌~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2.jpg

△眼睛瞪得像铜铃:看到了看到了!死后的工人也猎奇地凑过来看~
兴什么桥呢?

答案发表,无人答对,哈哈~

本来是个“龙”字,兴龙桥

博物馆工作职员告诉小编

此桥旁边就是结合龙王庙

叫兴龙桥也许与此庙有关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3.jpg

△兴龙桥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4.jpg

△预备运回博物馆啦~
兴龙桥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本来是红联村党委书记郭兰彪向博物馆供给的线索

联系博物馆的同时

郭兰彪也和村民们停止了积极相同

让他们知晓庇护文物的重要性

村民们支持村里将古桥面无偿捐赠给博物馆

博物馆也向红联村颁布了声誉奖状

是以此次桥面挖掘、搬运工作非常顺遂


这群扬中人的工作,就是天天穿越回几百年前搞工作~-45.jpg

△清洗清洁后的兴龙桥桥面已经安置在博物馆内,与早些时辰发现的中立桥古桥面一同展现
博物馆已经与郭兰彪约定好

等兴龙桥桥面在博物馆安置安妥后

博物馆将专门约请红联村村民个人进馆参观

以暗示对红联村支持文物庇护工作的感激和赞美



第六站 永久的下一站……

扬中博物馆人平常四周奔走

不是在发现文物的路上

就是在庇护文物的路上



在保护文物的同时

他们还要普遍阅读、研讨各类材料

将文物的宿世今生及背后的扬中历史钻研清楚

用他们的每一次动身和每一次收获

带给我们一场又一场设身处地的“穿越”



给心爱的他们点个大大的赞吧~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9-1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八桥亦是古桥,在企东村和勤丰村之间的中八桥港上。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0-9-1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