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茅州
隋末唐初,各地如火如荼,揭竿而起,都打着灭隋的灯号。仅仅是在江淮就稀有十个盘据政权,称王称帝的有十多个。他们相互操纵又相互侵轧,自生自灭又死灰复燃。其中熬到最初的是於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占丹阳(南京)称“宋”帝的輔公袥(音:石)。此前,曾占据毗陵(常州)的“梁王”沈法兴,将隋末,由曲阿县金山(乡域)所分的金山县(金坛),改成琅琊县;“吴”帝李子通赶走沈法兴后,“以琅琊置茅州”,下辖金山。从齐州突起的“楚王”杜伏威,派輔公袥打败李子通,占据了该地。至此杜伏威已经具有了江东及淮南之地,归顺唐后被封为“吴王”,輔公袥也受封舒国公。句容名义上也属于了唐代,现实上是杜伏威、輔公袥的盘据地。到了武德三年,把延陵从丹徒迁回延陵故地,隶属茅州(此延陵含茅山,见《新唐书/地理志五》)。“武德四年,于县(句容)置茅州,领句容。七年,州废,以县属蒋州。”(见《旧唐书/地理志三》)。这样看来,此时的茅州,现实上是下辖金山、延陵、句容三县。后来杜伏威狐疑輔公袥并排挤了他,胁肩低眉(葛洪成语)的輔公袥,概况上学道法辟谷,不问闲事。现实上是藏器待时(葛洪成语)。武德五年,杜伏威听说秦王李世民安定刘黑闼,打击徐圆朗等盘据势力,眼看下一个就是自己了,为表衷心,自动入朝服从,李渊以许高官为名,将其留滞都城。輔公袥伺机扳倒留守将领,以杜伏威被质於朝为由,在丹阳(今南京)举兵,后称“宋”帝。(见《旧唐书/卷六十》、《新唐书/卷一百》)武德七年輔公袥衰亡,所以同书只记“武德三年以句容、延陵置茅州”,唐代“因之”,即因袭了盘据政权设立的茅州。而且于同年废茅州,隶蒋州。
综上所述,句容后来是茅州治县,并没有更名。所以《乾隆句容县志/卷三/山水志/井》记:“武德六年,茅州废为县”轻易形成误解。 而金山,由于“武德八年(625年)省(取消建制)入延陵”,存在的时候太短而被疏忽了。所以只记 句容、延陵两个县。这个金山县,原是隋末曲阿(延陵)县金山地,因“土人保聚”(战乱中当地人围堡侵占,又向西占茅山东麓)称金山县。唐政府虽认可,但随即并入延陵。过了半个多世纪(63年),在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复置。因东阳郡已设金山县,随以县界句曲山金坛之陵为名(一说取句曲岩穴名,金坛华阳之洞天。见《新唐书/地理志五》、《寰宇通志/卷一六》、《元和郡县志/卷二五》)。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