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护工随感(京润扬)

[复制链接]

初级会员

主题
558
回帖
3167
精华
0
积分
8398
爱豆
8398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9-6-12
最后登录
2019-6-12
发表于 2020-10-1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四护工随感  9 月 29 日老伴因持续四日黑便,满身乏力,行走困难,到医院就诊检查为上呼吸道出血,赤色素仅为 60(一般为 130-170),随即收留住院,需要陪护。疫情时代陪护职员需核酸检查阴性,且不得随意收支,一般也不答应外人探望。也就是说,陪护职员相当于被“软禁”了。  两个儿子照顾未便,且工作拖累,不成能持久离开,儿媳也很忙,且要照顾孩子。对雇护工则有些挂念,老伴也不愿意。权衡之下,只要我最合适了。因而我就当上了八四老龄护工。幸亏疫情时代双人病房只允住一人,另一张病床可供我休息利用。护理使命主如果保证按时服药,与医护相同,以及照顾饮食、上茅厕等平常生活,还不算太累,当可完全胜任。因而我把电脑和几本闲书也带到病房,这样“专业时候”也便可以做些其他事了。而我们在病房里迎来中秋、国庆双节,也算是足可纪念的生平第一次吧。为此我凑了几句小诗:民安国泰诸事旺,中秋国庆喜连双;山荆忽成医馆客,老汉且做护工忙。劳累平生少闲日,余生苛求安与康;少年夫妻老来伴,病痛相随熬时光。老伴入院后做了林林总总的检查,最初禁一切饮水和食品,全靠输营养液,四天后才答应吃少许藕粉,现在答应吃一点极细的“龙须面”和馒头。赤色素已增为 75,情况有所改良,具体病因有待胃镜检查确诊。  翻开电脑,一篇 2018 年回校加入清华大黉舍庆后的记事文章跳了出来,其中提到了原定的 2020 年校庆集会的事,遗憾的是由于疫情,此次集会未能实现。嵇钧生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初级会员

主题
558
回帖
3167
精华
0
积分
8398
爱豆
8398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9-6-12
最后登录
2019-6-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 107 周年校庆记事(2018.04.29)4 月 29 日(2018 年)是清华大学 107 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入学 63 周年的日子。原想自己身体虽然还好,但毕竟已是耄耋之龄。按照三年前,我们入学六十周年大聚会时的约定,我们将于 2020 年集会庆祝毕业 60 周年。那么今年就不去了吧。但转念一想,自从三年前聚会以来,已有几位同学和老师提前去见马克思了,两年后会怎样呢?那么还是趁着能走动,去看看学校的变化,见见在校的老同学吧。于是一早我就步行——乘公交——步行——转地铁——步行——再转公交——再步行,近两个小时后,到达了校门口。非常巧的是,进校门不远处就碰到家在学校的苏慧玲同学。她告诉我有些同学早一天开放日就来过了,还谈了许多同学的近况。从年龄看她虽也是耄耋老人了,但风采不减当年,仍然是热情豪放。她提出要陪同我游览学校。我当然非常高兴。于是她开动了她的电动坐骑,带着我先去了精密仪器系大楼签到,佩戴了写有入学年“1955”字样和名字的红色胸标。从签到簿来看已有几位同学先到了。由于校园太大,活动丰富,许多校内场馆,如校史馆、图书馆、艺术博物馆、书院、众多的开放实验室,以及运动会、音乐会等位置很分散,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全部参观,我们便只是重点参观了校史馆,并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观感和希望。上午的其他时间我们就在校园里游逛。美丽的校园,到处绿绿葱葱,花香四溢,恰如一个大花园。曾经十分熟悉的许多地方都已是旧貌换新颜,焕然一新了。我们当年曾经在一起游览的荒岛已经完全面目全非,拍照的小桥也找不到了。使我们感慨的是,当我们佩戴着 1955 年的胸标到处走动时,遇到了许多小我们一、二十岁来校参加毕业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活动的学弟学妹,最大的也就是六、七十岁,但其中不少人已是白发苍苍,老态毕露了。当他们从我们胸标看到我们比他们大了不小,而步履还算矫健时,都表示祝贺,祝愿我们健康长寿。一位原《新清华》校刊的老摄影记者特地让我们坐在一群小我们一二十岁的学弟学妹前拍了照片。3下午精密仪器系举行校友会成立大会。当年精仪系成立时,我曾任教“应用光学”课程,论起来应当属于“元老级”的人物了,便也在慧玲招待我一顿简单丰富的午餐后,去参加了大会。会上年轻的系主任介绍了 60 年来专业的发展和成就。一些八〇、九〇年代毕业的学生介绍了他们的创业事迹。他们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奋斗,如今在许多高科技产业中大有建树,身价数亿到数十亿。此次就有一位校友当场捐赠百万。对于这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弟学妹,我深感欣慰。在快要离校时,我们偶遇了周兆英,他是零四班的同学,也是我在江苏省镇江中学上学时初中的同学,曾担任精仪系的系主任,如今还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傍晚回家后,在回忆白天的活动之余,猛然想到,两周不到就是我 82 周岁生日了。不由想起了退休 20 多年来的经历。退休之初,精力旺盛,继续被单位返聘工作了十来年,取得了几项科研成果。达到了入学时,清华大学校长、省镇中老学长蒋南翔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由于退休后卸下了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的担子,而只是专心于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工作担子轻松了不少。我一直比较喜欢文学,几十年的技术工作弄得很疲惫,便不想在技术领域更多钻研。于是便把业余时间更多地花费在阅读报刊杂志和文史类书籍上。久而久之,也手痒痒地写了点东西。几年中我出版了两本专业以外的书籍。一本是《镇江沦陷记》,这原是镇江企业家张怿伯在镇江沦陷时,对日寇烧杀淫掠罪行的记录。为了使人们不要忘记这段血泪史,我通过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做了大量补充和注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另一本《风雨人生路——嵇直纪实传奇》是记述镇江早期的革命人物嵇直的风雨人生的故事,为家乡留下了一段历史。此外,我还在数十家主流报刊发表了一百多篇各类文章,有些文章还在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但近几年我愈来愈懒于动笔,对许多想做的事也是拖拖拉拉的了。大概四、五年前我乘坐公交车时,很少有人让座,而现在却经常有人让了。那时有一次我和老伴去天坛公园,看到一群老人在吹口琴。由于戴了扩音器,音量大,很好听。我小学时候就会吹口琴,于是向旁边一位妇女请教:“请问您这扩音器在哪儿买的?”不料这位看来也就是退休不久的 60 来岁的“大妈”竟说:4“你就不能叫我一声阿姨吗?”我的老伴觉得很可笑,就说:“请问您高寿,我们老头可是七十多岁了。”那位妇女一听赶快尴尬地走开了。几年过去,一岁年纪一岁人,现在我确实老了。那么未来的日子应当怎么做呢?思考之下我确定了下面几条:1.更加注意身体健康,搞好生活自理。自己能做到的事不麻烦,或少麻烦孩子,不要影响他们的工作。2.保持良好心态,善待朋友亲人。经常读书、看报、上网,活动脑筋,动纸笔,防痴呆。3.写一篇比较系统的家史,以起到留存历史和教育后代的作用。4.着手汇集整理以前发表的文章。好了,就随意记下这么一些,作为我 82 周岁生日的纪念,但愿我的晚年生活能够平安顺遂。后记:上文是两年前的记事实录,现在看看也很有意思。我检查了上面的四项要求。第 1 条,基本做到了,此次老伴住院我也是做到了自理,少麻烦孩子。第 2 条,也基本做到了。自感一直有较好的心态,知足常乐,不争名利,不患得患失。也还保持了读书习惯,在报刊上发表过数篇文章。第 3 条,完成了近 5 万字的回忆文章《故乡的思念》,以及 1.3 万字的《永远的思念——纪念母亲尤碧云逝世五十周年》。后者已用优质纸张彩印了。第 4 条,几年来我在主流报刊上发表的非技术性文章大概不少于 150 篇。原想汇编一本文集,留给自己纪念。但一直犹豫拖拉,今后只有看自己的精力和兴趣了。 2020.10.09 于北京南苑医院消化内科病房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