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镇江【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梦回故乡——重游苏州和镇江北固山「之二」全文完
[复制链接]
wqw2524
wqw2524
当前离线
UID
1046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1-2-1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六月七号早上七点,我们在黄鹂坊桥旁“观复兴”饭庄吃过早饭,就仓促前往虎丘游玩。虎丘是我此次来苏州出格想去的景点,它具有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的两重资本,恍如一幅集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早上八点,我们来到虎丘南门进口。经过甚山门,海涌桥,来到断梁殿。在旅游指示牌前,我俩商量好了行进线路。第一段从断梁殿--憨憨泉--真娘墓--冷香阁--千人石--剑池--致爽阁--斜塔。第二段从御碑亭--大雄宝殿--平远堂---养鹤涧--万景山庄。第三段从万景山庄--西溪环翠--云在茶香--一榭园。最初从北门出来。这样我们先走了一圈内环,又走了半圈外环,几近能把一切的风光点都看遍。我俩沿着整洁的石板路前行,两旁的植被树木茂盛而葱茏。虎丘山并不高,海拔只要34米。一早的天气很清新,来参观的旅客还真很多,园区保洁职员在辛苦地扫除卫生。一处处小景观不期而至。先是憨憨泉,然后是拥翠山庄,不波艇。不波艇外放置着四周广告牌,先容了“面塑,吹糖人,剪纸,手工编制”四大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我们从门外探头望去,里面的匠人各安闲展现着自己的技艺。我们没有勾留,继续上山。经过石桃,石枕,真娘墓,来到千人石。千人石有两个传闻:一说是,晋代高僧竺道生云游到虎丘,在此讲经说法,有千人列坐听经,遂取名“千人石”。由于太守命令不准百姓前来听经,生公“乃聚石为徒”,继续讲经。当时百鸟停鸣静听,虽时值严冬,白莲池中千叶白莲一齐开放吐香,群石颔首。所以有“生公说法、顽石颔首”的成语。另一传闻是,吴王阖闾葬后,怕工匠泄露奥秘,夫差杀工匠千人于此,故名“千人石”。千人石是一块庞大的自然岩石,概况平整,要说能坐千人,实属夸张,能站立百人已属不易。千人石东面是一处小小莲花池,中心石州之上,立有一块方形的顽石,上刻楷书“颔首”。生活中,“沉默”和“颔首”是何等宝贵的品格啊,在狮子林,我向叠石假山进修沉默,在虎丘,我也要向顽石进修颔首。因而怅然跨水,抱石纪念。
从千人石上朝西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四个浑厚遒劲的大字,这里就是虎丘最著名的奇迹--剑池。剑池与年龄末期吴王阖闾的传闻有关。阖闾原称令郎光,是吴王诸樊之子,这人兼具野心与雄才大略,用刺客专诸谋杀新任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尔后广纳人材,任贤使能,以伍子胥为相,拜孙武为将。经过量年的经营,使吴国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506年,吴国结合唐,蔡二国结合攻打楚国,吴王阖闾为主帅,伍子胥为智囊,孙武为总批示,吴王之弟夫概为先锋,一举攻破楚国国都--郢城。楚昭王出逃,吴军毁楚国宗庙,掘楚王宅兆。吴王阖闾带头,君臣言传身教,对公众烧杀抢劫,老弱妇孺亦不放过,激起楚国公众剧烈抵挡和华夏列国的普遍反感。楚国大臣申包胥哭秦庭七日,感动秦哀公,派出兵车五百乘出兵援楚。临行前,秦哀公作诗一首,以壮军威,这即是名传千古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发兵,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发兵,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发兵,修我甲兵,与子同行!
吴国道义耗费,民心尽失,在秦楚联军的进犯下,大北而归。楚昭王在出逃一年后,成功复国,先接管了兵败亡命的夫概的投诚,更极力拔擢吴国南方的越国,工具两面夹攻吴国。如范蠡、文种,原本都是楚人,受楚国指派而进入越国,去帮助越王勾践。尔后伍子胥,伯禧继续作为吴国重臣活跃在政治舞台,孙武却着落不明,业绩再无记录。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夏,发兵伐越,越王勾践带兵在欈李抗击(史称"槜李之战")。越军派遣敢死队应战,三次冲向吴阵,全数失利。最初越王让死囚走到吴军阵前,举剑自杀。吴军只顾旁观而放松防备,越军顺势进犯,在苏州大北吴军。越国医生灵姑浮用戈进犯阖闾,斩落阖闾脚拇指。阖闾被迫还师,军队退却七里,阖闾因伤重死于陉,后葬明天的苏州虎丘山。
阖闾死后,夫差继位,终极打败越国,替父报仇。越王勾践派人向吴国求和,伍子胥以为不能答应,要求灭掉越国以绝后患,但吴王夫差志自得满,答应了越国的求和,并着越王和范蠡为之退役。后来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中离间之计,将伍子胥斩杀。伍子胥临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上天",后来果如其所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国最初被越国所灭,夫差被杀,这已经是后话了。
全国神兵以剑为尊,剑中盛名者如“干将”、“莫邪”、“扁诸”、“鱼肠”。据传,阖闾死后,三千余把“扁诸”、“鱼肠”被随葬在虎丘山下剑冢之内。昔时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来此挖剑而不得,剑池就是由他们所挖而成的。我想以现代科技,假如地下有大量金属器物存在,一定可以探测到。我昼察地形,夜观天象,觉此地森森然有杀气。客官应多多前来,说不定可得“扁诸”、“鱼肠”二把,足令嬴政,仲谋眼红呢。
剑池之上有双井桥,旁边有第三泉和致爽阁。【致爽阁疫情时代不开放】。他们依自然山势,或围墙开洞,植树栽花,或搭桥造阁,廊回径转,自己是风光又是极佳的观景地点。特别致爽阁旁的空地上,是旅拍虎丘斜塔的极佳位置,一旦来到斜塔眼前,摄影时,要末人不全,要末塔不全。
我们九点半来到斜塔下,先绕塔一周。这是一座阁楼式砖木七层塔,塔身呈八角形,屋檐为仿木斗拱。表面墙面斑驳脱落,似乎在诉说着时候的伤痕。四周古树环抱,一群鸽子在此筑窝,不时腾飞翱翔。塔身在蓝天白云的映托下,显得古朴,衰老而凝重。听说从明代起,塔身起头倾斜,历经屡次加固,不晓得今朝能否仍然在移动倾斜中呢?瞻仰终了,我们和大大都旅客一样,坐在塔周空地的石板上,稍作休整。虎丘塔是苏州的标志性修建,浮图作为中国修建的一种怪异形式,可说到处可见,可是这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斜塔,国内独此一家。
休息后,我们经过御碑亭,大雄宝殿,孙子演兵处,一路往山下走,门路显得有些坎坷峻峭,渐渐地只剩下碎石小路在密林中时隐时现。山泉溪水从脚下贱过,忽然,几只仙鹤闪现在眼前,本来这里就是养鹤涧。养鹤涧内一边山林峻峭,一边由竹栏围绕,几只灰鹤散居其中,时而单腿自力,伸颈四望,时而双脚并用,垂头于水中寻食。我学几声鸟叫逗弄它们,它们顿时如临大敌,警悟起来。在这山清水秀之地,以虫鱼为食,与山泉相伴,它们是实在的“闲云野鹤”。这也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生活境界吧?我们两个红尘中仓促的旅人,带着羡慕的眼光,往下一站万景山庄走去。
路的绝顶是一堵矮墙,白墙顶覆黛瓦,墙上书“万景山庄”。中心开一个两米高,一米宽的方门。门前有石条供人休息。这“万景”与“窄门”实难相当,难道也得苏州园林低调之精华?从一旁狭窄的台阶下去,穿过“窄门”,视野一下翻开了。凭高俯瞰,满目葱翠,亭台楼阁掩映在苍松古柏之间,楼阁之间以石栏将空地围拢起来,内置石凳,石凳上摆放着外型各异的盆景。沿石阶而下进入园内,眼前项目繁多的盆景连成一片,不但品种分歧,外型各式,连花盆的款式也各不不异,我想,最初这些动物花卉当以自然身姿引人爱好,才被移入盆中吧?以后,人们按照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设想,或剪枝修叶,或扭曲捆扎,或嫁接繁育,才长成现在的样子。它们以奇异的身型魅惑游人的眼光,而我却隐约发觉到压制和约束。假如让我挑选,我宁可做一棵林中葳蕤的兰草,一朵洁白的木樨,也不要做这盆中的花景。“草木有本旨,何求美人折”。育花如此,育人亦当如此。站在万景园中心北望,周边高处以仿古修建围绕,中心空空地带用石栏圈成多少图案,内置盆景。整体造园格式,明显鉴戒了西式园林的气概。这在苏州应不多见。园中南面有一处叠山瀑布景观,初看并不冷艳,但以一面白墙阔门将其框住,辅以“亦山亦水”的匾额,霎时升华了很多,好像摄影棚中的山水布景,亦真亦幻。
从万景山庄南门出来,我们沿着环山路,过游船码头,松风桥,往西溪环翠景区走去。不用说它的戏台,草堂,也不用说它的亭池楼榭,我最欢乐的是它的竹林小路。这条路由小块碎石铺就,蜿蜒盘曲,一望无尽。路两旁竹林密植,枝叶勾联。有几个微型石桌,石凳散布其中。竹树脚下铺满褐黄的落叶,嫩绿的青草倾泻其上,偶有竹笋冒出,也无人采摘。时值中午,阳光透过竹叶洒向空中,留下斑斓的影子。路上目之所及,空无一人,更显清幽邃邃。我们放慢了脚步,仔细倾听鸟鸣委婉,竹声响亮,愉悦之情发自肺腑。
走出竹林,穿过十亩茶园,在云岩桥上稍事休息,我们来到虎丘最初一个景点--一榭园。“清风一榭隔尘氛,槛外荷花漾水云”是对此景的最好诠释。以水榭廊桥为媒,以河池锦鲤为心,借景虎丘斜塔,真不失为一处好景色。
从一榭园出来,我们筹算去北门出口,可是听旅客说,疫情时代,北门不开放,必须走南门出口。这样又要绕半个虎丘山了。还好,离此不远处,有沿环山路迎送旅客的参观马车,从北门到南门成人票10元。我们兴奋地过了一回乘马车参观虎丘胜景的瘾。下车后,拍着马屁股与马车合影纪念。这样,我们相当于把虎丘内外两圈都走遍了。
从虎丘出来,敏敏在门口买了两只酱香饼解馋,然后我们动身前往寒山寺。来寒山寺,一看碑,二看钟,三看舟船运河中。张继的《枫桥夜泊》可谓家喻户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也由于此诗而广为人知。不但在中国,日本人也特别爱好张继的这首诗,寒山寺也成为日本人在最重要的节日--新年到来时,敲钟迎新的一处圣地。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他的自传《虾蟆的油》中曾写到,他儿时就看到父亲的书房中悬挂着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并是以对中国古诗词发生了稠密爱好。在很多旅游手册中,都说寒山寺的首要建立者是寒山僧人。实在否则。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在1982年前后,出书了寒山三百首诗的第一个完整的英译本,他在《江南之旅》这本书中写到,张继写《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在公元742年,而那时寒山僧人材不到十岁。寒山究竟上从没有在“寒山寺”待过。寒山寺这个寺名取自四周一个叫“寒山”的小山。寒山寺虽经屡次火灾,重建,寺内仍存有很多的历史遗址,尤以书法碑刻众多。其碑刻艺术全国著名,碑廊摆设着历代名流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其中一面墙上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张即之誊写的《金刚经》。除此之外,寺内外处处是题壁楹联,在这样的文化空气陶冶下,寺内助才辈出。上个世纪90年月,方丈性空法师就是一位艺术大师,其书法和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阅读完寒山寺内书法碑刻后,我们又去钟楼,参观全国第一佛钟。据记录这口仿唐式古铜钟,总重量为108吨,钟高8.588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188米,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69800字,钟面上总共有铭文70094个字。大钟裙边上铸有九幅精彩的飞天图及六铣口裙边。人站钟旁,如猫在象脚,仔细端详,应当是先有钟,后有楼,否则没法入内。寒山寺的经营极具贸易脑筋,入寺门票30元,另加10元,可以敲钟三下。分开寺院,我们来到江枫洲边,凭栏远眺古运河,这里应当是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一条支流,江风吹面,河水波涛不兴,两岸垂柳拂堤。现在,我想起志南僧人的一首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千年的时光里,不晓得有几多高僧败兴而来,一无所获。
下午一点,我们从古运河动身,前往环秀山庄。环秀山庄位于景德路,与我家老宅只要一墙之隔。在结构上,前堂名“有毂”,厥后筑环秀山庄,北向四周厅,正对山林。假山四周水萦如带,一亭浮水曰“问泉亭”,一亭枕山曰“半潭秋水一房山”,西贯长廊,其尽处有楼,楼外另叠小山,循山径登楼,可俯瞰全园,飞雪泉在其下,补秋舫横卧于北端。环秀山庄占地三亩,以假山著名全国,相传为叠山大师戈裕良所造。其水源来自原地自打的一眼井水名曰“飞雪泉”。该园属小园,宜静观。与拙政园,狮子林这类大园相比,不管游人位于何种位置,恍如一切的景观都围绕在身旁,给人以亲热之感。问泉亭中,有人边弹琵琶,边唱歌,歌声委婉回荡,让我想起三年前来此游玩,半潭秋水一房山亭中两位女生,一手拿折扇,一手兰花飞指,载歌载舞的场景,能够这山水自然与艺术相通吧。园林修建艺术大师陈从周师长曾题联“流水曲桥通,帘卷风前,山翠环来花竹秀;涵雪高阁起,遥闻月下,灯红留向画阁看”真是活灵活现。
至此,这趟苏州之行计划的一切景点都已经旅游终了,回忆起来真是满心欢乐。也不能免俗地在微信朋友圈炫耀一番。因时候有限,本不想叨扰故乡的亲友,但微信泄露了路程,表弟表妹热情相邀去“阿城饭馆”小聚。把苏州的特点菜肴逐一品味,席间杯盏交织,酒酣耳热,自是亲情融融。当晚敏敏坐夜车返回青岛,而我第二天前往上海。
六月十号早上,在自驾从上海返回青岛的途中,我单独一人旅游了镇江北固山。早上七点,我在一家叫做“好再来”的小餐馆,吃了一碗镇江特点小吃“锅盖面”。以后按照导航步行,来到位于东吴路上的北固山四周。东吴路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宽广马路,要到北固山,得穿过这条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马路上的车速很快,我一路惶惑不安,瞅准机会左右观察,好不轻易才成功曩昔。我没有间接前往北固山,而是穿过林荫小路,沿一座石桥来到长江中,一睹长江两岸的英姿。早上天气有些阴森,从晨雾中放眼远望,长江水波不兴,偶有汽船徐徐驶过,岸边高楼林立,修建工地上的塔吊到处可见。全部城市欣欣向荣。这里是长江的下流,水面比黄河入海口宽广了很多。在石桥上回望,岸边一座小山丘,绿树植被覆盖其上,这就是北固山。山顶立一座阁楼,大要就是北固楼吧。北固山下就是长江,江上近岸处修建了迂回的栈道,有晨练的人们在上面散步。我从石桥往回走,间接来到木栈道上,边前行,边欣赏着长江岸边的风光。长江上的风光很有条理感,近处有绿洲,红色游艇停靠在岸边,前面是一片高楼大厦,再远处,就是隐约的江对岸。经过万年的奔走,江水似乎变得温柔了,现在它徐徐流淌,并没有大海边潮汐的涌动声。在这安好的早上,四周一片平和,没法唤起我“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豪杰”的千古幽思。北固山就在我的身旁,似乎触手可及,山高峻要有四十多米,山脚下有不著名的古修建藏匿在森林中。似乎在向我倡议呼唤。镇江已经是三国时吴国的首府,有三座著名的山岳,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北固山之盛名源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他的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开禧元年【1205】。那时辛弃疾已经66岁了。昔时韩侂胄正预备北伐,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一年前被升引为浙东抚慰使。这年早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江防要地京口。概况看,朝廷对他很重视,但是现实上只不外是操纵它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令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面积极安插军事打击的预备工作,但另一面,他又清楚地意想到,政治斗争邪恶,本身处境的孤危,深感难有大的作为。他既有规复华夏的豪情壮志,也有对朝廷昔时错失机会,现在轻举冒进的深深忧愁。据考证,昔时辛弃疾登临北固山时,北固楼已毁,山上只留有一座北固亭,也就是现在的“祭江亭”。在辛弃疾别的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写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其中的北固楼也仅仅出自作者的设想而已。我心里何等希望稼轩真的登临北固楼,感受他“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悲壮!
走完沿江栈道,我径直朝北固山进口走去,路上经过几处林间空地,恍如街心花园一般,空地边树上挂有陈氏太极的横幅,很多人在打太极拳。来到山门前,凭身份证购票,下载镇江的健康码,这一套法式完成后,终究踏上了东吴古道。这门路由大石板铺就,一边是古树参天,一边是高高的古城墙,拾阶而上,适才还是沿江边栈道绕北固山而行,现在又酿成沿石板路绕古城墙而行了,真是还有一番滋味。一路上经过古甘露禅寺,多景楼,狠石,终究来到了北固楼。眼前的这座“北固楼”是2010年复建的仿宋式修建。进口处门楣上挂有“东南胜境”的匾额。我火烧眉毛地进入楼内,穿上鞋套,来不及仔细旁观楼内悬挂的诗词题赋,一向爬到楼顶才停下。在楼阁外栏杆处,“北固楼”的牌匾就在头顶上,放眼望去,长江两岸的风光一览无余。你可知,稼轩登楼{亭}北望,那大片的河山,早已被金人占据多年了!江南,朝廷偏安一隅,内斗纷争不竭,江北,百姓寄于金人铁蹄之下,只能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昔时的热血青年,现在已过花甲之年,是怎样的悲戚与无法。虽有鸿鹄之志,炸裂般呐喊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然后望着自己那双拍遍栏杆的大手,也只能嵯峨叹息。真是“生平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山河。”
我满怀对辛弃疾的敬佩,从楼高低来,沿路参观了祭江亭,铁塔,鲁肃墓,然后从出口处穿过牌楼,又回到了大马路上,时候严重,我打车返回了酒店。
2020—7—5于家中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镇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7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14:13
/ 0.614762 / 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