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历史上各个期间都属于那里,都发生了什么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1-5-6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太古期间

句容,古为越人居住之地,“句容”二字出自古越语的汉字转写,可以写作“勾岽”,字面意义为“一个森林”,引伸为“森林茂盛的地方”。《茅山志》一书记录句容,“江水之东,金陵之左右,间有小泽,泽东有句曲之山。此岩穴虚内观内有灵府,洞庭四开,穴岫长连,前人谓为金坛之虚台,天后之便阙,清虚之东窗,林屋之隔杳。众洞相通,阴路所适,七塗九源,四方交达,真洞仙馆也。山形似已字,故以句曲为号焉,隐居六小泽,即今赤山湖,從江来,直对望此山。又日句曲山。源曲而有所容,故号为句容里。”

句容最早的村落是7000年前的宝华镇丁沙地聚落;最早的城池是公元前1600年的华阳吴国城上城。

2、先秦期间

2.1、商末

商末(公元前1000多年),周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为父治病,采药句曲山中,教授农耕身手,民感其德,归者日众。

2.2、年龄-战国

句容,古扬州地,年龄时先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

公元前519-前474年,吴王夫差筑梧园宫于句曲山。

前401~前376年,越王勾践四世孙翳王慕泰伯让贤名,退隐句曲郁冈山,其处古有翳王洞,死后葬于大横山下,名翳王冢。

前368~前321年,楚威王游句曲山,憩于今华阳洞北的涧溪边,先人称该溪为“楚王涧”。

3、秦代

秦属鄣郡(《汉书·地理志》),秦在今宝华-仙林一带置江乘县。

秦始天子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游江南,归途奏曲阿、句容,度牛渚,西到咸阳而崩(《越绝书》) 。十月,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颂德而还,遂登句曲山北陲,埋白璧一双,会飨群臣叹曰:“巡狩之乐,莫过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因而改句曲山北陲为良常之山。

4、西汉-新-东汉

西汉始设句容县,属丹阳郡。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子刘党为句容侯,建句容侯国,国都为句容,

元朔元年(前128年),句容哀侯刘党死无后,国除为县(《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元朔元年,设湖熟侯国(《后汉书·郡国四》)。

西汉始元五年(前82年),咸阳南关人茅盈来句曲山下(今下泊宫)结庐修道,其弟茅固、茅衷也相继来此,号为“三茅真君”。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七月,王莽派使者章邕带黄金白玉、铜钟五枚赠三茅君。

东汉光武帝初年,骠骑上将军、下邳僮县侯葛庐之弟葛文南渡江而家于句容,子弟躬耕,以典籍自娱,历数代,生葛洪(《抱朴子》)。

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七月,光武帝派使者吴伦带黄金白玉祭献三茅君。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句曲山建茅真人庙,称“白鹤庙”。

东汉建宁、中平间(168~189年),灵帝诏采句曲之金,以充武库。

5、三国期间

魏黄初五年(224年),玄月,曹丕亲率水军攻打吴国,吴军守将徐盛沿石头(南京)至江乘(宝华)之长江南岸,用木桩、芦苇做成“疑城假楼”,诈退魏国水军。

东吴赤乌四年(241年),孙权葬孙登于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

赤乌八年春仲春(245年),吴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巿,作邸阁。

赤乌十三年年夏八月(250年),丹杨、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鸿水溢。(《三国志·吴书》)

东吴宝鼎二年(267年),以灵舆、法驾迎神于明陵,使丞相陆凯奉牲醴祭于郊,后主于金城(宝华)门外露宿。明陵乃后主父、故太子和陵地。(《金陵世纪》)

6、两晋-南北朝期间

6.1、晋

西晋咸宁年间(275—280),句容人司徒察舍宅为寺,初名义和寺,寺内有大圣院等三十六院。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句容琅琊乡、江乘金陵乡立为怀德县,安置琅琊国人。

咸和二年(327年),句容令孔恢罪弃市,诏曰:恢自陷刑网,罪当大辟,但以其父年老。而有一子,以为恻然,可悯之。

咸和三年(328年),晋将苏峻送米万斛馈祖约,起兵反晋,骠骑将军温峤、征西将军陶侃起兵伐罪,温峤手下、平南从军毛宝烧句容、湖孰。(《晋书》)

咸康元年(335年),侨置琅琊郡有实土、桓温为太守,治地点金城(今县境宝华乡西部)。

咸康三年(337年),县城西南建灵曜寺。

元兴二年(403年),十仲春,楚王桓玄篡晋,引发朝野骚然。次年,刘裕谋害复兴晋室,传檄文伐罪桓玄。率军 1700余人进向竹里(下蜀),落后至江乘(宝华)、罗洛桥(栖霞),并击破前来迎战的桓玄所部。

6.2、南朝宋

南朝宋改琅琊郡为南琅琊郡,齐迁治于白下,陈废。

宋元嘉(424年—453年)年间,光禄医生孙谦出任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梁书》)。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3年),司马沈伯玉出补句容令,在县有能名。

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仲春戊午,有甘露降句容、江宁二县。(《宋书·符瑞中》)。

南朝宋升平二年(470年),建西大泉寺。

元徽四年(476年),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驻守京口(镇江),权臣欲拥立他为天子,刘景素在京口举兵进袭建康。建康守军水陆并举,驱逐叛军。刘景素欲阻断竹里(下蜀)之道,以拒建康军。当建康军进至竹里策动攻势时,京口军于惊慌当中退据京口。

6.3、南朝齐

南齐建元二年(480年),茅山建立崇元馆。

齐武帝萧赜永明十年(492年),丹阳秣陵人陶弘景上表辞禄,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赞茅山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齐书》)。

南齐永元二年(500年),崔慧景叛,向建康。遣骁骑将军张佛护、直阁将军徐元称等六将,据竹里(下蜀)为数城以拒之。今废。(《建康志》)

6.4、南朝梁

梁代烧毁句容古运河破岗渎,在破岗渎北另开了一条上容渎,以取代破岗渎。 《弘治句容县志》载 :“破岗渎,在崇德乡,去县东南二十里。梁以太 子名纲改成破墩渎,遂废之而开上容渎。陈霸先又湮上容渎而更修破岗渎, 至隋废陈并废之。”

梁天监元年(502年),在宝西岳建志公庵。

梁元帝二年(553年),仁威将军周弘让,城句容以居之,命曰仁威垒。(《南史》)

6.5、南朝陈

陈宣帝时(569-582年),隋将周罗以战功授开远将军、句容令。(《隋书》)

7、隋唐期间

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县置茅州。

武德五年(622年),农民叛逆兵杜伏威部辅公祏占据丹阳郡,次年称帝立国号宋。

武德七年(624年),李靖率部伐罪,辅公祏部逃到句容被歼。茅州废,句容属蒋州。

武德九年(626年),句容划归润州。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句容始建儒学馆于县衙之东。

天宝元年(742年),句容属丹阳郡。

天宝年间(742—755年),县北铜山(今宝华境内),设宦海,铸铜器。为唐时全国产量最大的铜矿之 —。

乾元元年(758年),于江宁置升州,割润州之句容江宁、宣州之当涂溧水四县,置浙西节度使。

上元元年(760年),刘展攻李桓部,自白沙(仪征真州镇)渡江交兵于下蜀。

上元二年(761年)昇州废,句容复归润州。

贞元二年(786年),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于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 确山龙兴寺里,时年 77 岁。颜頵、 颜硕二子护丧还至句容,归葬于句容境内的来苏乡虎耳山南麓。贞元二年(786年),唐代墨客章八元调句容主簿,卒于任上。

会昌年间(841年-846年),大圣塔毁于烽火。

光启三年(887年),复置昇州,句容重归其辖,直至唐末。

天祐二年(905年),重建大圣塔。

天祐四年(907年),重建句容城墙,并建东、南、西、北、白羊、上羊六门。

《新唐书》载句容赤山,“西南三十里有绛岩湖“,”周百里为塘,立二斗门以节旱,开田万顷。绛岩,故赤山,天宝中更名。有铜,有矾。”

8、两宋期间

8.1、北宋

宋初复置昇州。

开宝二年(969年),县城“昭华驿”焚圮。

北宋承平兴国五年(980年),义和寺改称崇明寺。

元祐八年(1093年),崇明寺始建砖塔,七级飞耸,八面玲珑,檐牙装有响铃,迎风振响,动听动听。砖塔名大圣塔,别称崇明寺塔。

宋天禧元年(1017年),茅山以镇置寨。

天禧二年(1018年),置江宁府,辖句容。

天禧四年(1020年),句容更名常宁。(《宋史·地理四》)

天圣二年(1024年),宋仁宗赐庄田三顷,作茅山书院经费。书院为邑人侯遗建立,为宋初著名书院之一。

治平元年(1064年),县城初次用砖砌街道。

元祐八年(1093年),崇明寺内大圣塔由木塔改建砖塔。

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闰十月,修大茅君盈加号太元妙道冲虚真君,中茅君固加号定箓至道冲静真君,小茅君衷加号三官保命奥妙冲惠真君庙,又加白鹤三茅真君庙。

8.2、南宋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完颜宗弼(兀术)率金兵渡江南侵,宋陈邦光以江宁府降,宗弼使阿鲁补、斡里也别将兵徇地,下句容。

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宋将韩世忠败宗弼于句容老鹳河、黄天荡。(《金史》)

淳佑元年(1241年),张正卿在后白西城筑望远楼。

绍兴三十年(1160年)六月,建康府句容县茅山天圣观龙池神祠赐额「广济」。

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句容河构筑黄泥坝。

9、元代

元建省设路,建康府改成建康路,后又更名集庆路,句容归其领治。

宋末士人梁隆吉,有诗名,以其弟中砥柱为黄冠师三茅山,尝往还。一日,登大茅峯,题壁赋长句,有黄冠诉于句容县,以为讪谤朝廷。行省闻之都省,收梁于狱。礼部免其罪,放还。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代廷设句容县生帛局,造木绵大绫。

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二年春正月,封知枢密院事容国公床兀儿为句容郡王。是年五月,句容发生大蝗灾。

元延佑三年(1316年),敕建赐额圣站观。

天历元年(1328年),茅山道教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编撰《茅山志》完成。

天历二年(1329年),床兀儿之子答邻答里袭父封为句容郡王。

元统二年(1334年)夏四月,以集庆、庐州、饶州秃秃哈民户赐伯颜,仍于句容县设主座所领之。

至正七年(1347年),宝西岳地域农民聚众抵挡元代统治者的榨取,未几闭幕。

至正九年(1349年),县城到土桥铺石板路面。

至正十二年(1352年),农民军项普胜部攻下句容(《元史》)。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朱元璋命徐达攻占句容。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与张士诚在龙潭交兵,张部溃败。

至正十七年(1357年)五月,句容向朱元璋献瑞麦。(《明史》)。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顺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在其自撰的碑文中,朱元璋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按照碑文记录,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3代,生死都在句容,他们的墓也都在朱家巷。

10、明代

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句容属应天府。明代句容邦畿与今类似,“句容府东。南有茅山。北有西岳,秦淮水源于此。北滨大江。西北有龙潭巡检司。”

明初,句容多山君。

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句容献嘉瓜,奏曰:"同蒂之瓜产于句容,陛下祖乡,实为祯祥"。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二十九日,句容四平山(方山)发生地震,四平山崩水溢。

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闰十一月,壬申,修应天府句容县杨家港,王旱圩等处堤岸,计七千一百七十丈。永乐二年(1404年)七月,丁卯,修应天府句容县东彭桥。

正统二年(1437年),句曲书院建立于县治西。

正统九年(1444年),七月大雨,江潮猛涨丈五六尺,田淹、房倒,饥民塞道。

弘治二年(1489年)设白埠公馆于白土镇,作为交往官员休息之所。

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蝗灾,六月雷雨,七月大风雨拔树,玄月大风落屋瓦,洪流江潮高一丈。七、八、九、十月至十一月初八日地震六次。

嘉靖十一年(1532年),时任江西巡抚都御史的句容人王袆上书嘉靖天子,说句容乃皇上本籍,其事载于圣祖碑文中,希望能获得加封。因而嘉靖天子便命南京礼部侍郎崔铣、巡抚都御史夏邦谟、巡按御史刘良卿、提学御史冯天御前往句容实地考查。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仲春,辽愍王朱宪㸅(1526年-1582年)受封句容王(1535年—1540年)。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贵溪人徐九思授句容知县,在任时代为官廉洁,句容民为建祠茅山。九思家居二十二年,年八十五,抱疾,抗手曰「茅山迎我」,遂卒。知县徐九思在县署前建方丈石墙,画菜辅官,题辞左右:“为民怙恃,不成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成令有其色。”。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殿试榜首,一甲进士第一位。县城轿巷口为其立“状元牌楼”一座。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县城城墙扩修,改用砖砌城周长七里许,高二丈六尺。设东、南、西、北及小南门五个城门和六个水关。

隆庆、万历间(1567-1593年),李时珍屡次来茅山考查,所著《本草纲目》记录苍术以茅山最好。

万历四年(1576年),巡抚宋仪望建华阳书院。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官"。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拟疏通句容河水运至普渡桥,但未能实施。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玄月十六日,宝西岳发生地震,西岳开裂,天鸣累日,声如怒涛。是年,神宗赐宝西岳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额。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七日,句容县境北发生地震,瓦飞屋覆,大风拔木。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昧律师上宝西岳今后,建坛传戒,重建大雄宝殿、左右楼、大悲楼、厢楼等,大殿、山门向北。

11、清代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多铎帅至南京,城降,屡破明兵句容;闰六月,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辖句容等七县;八月,句容大雨,屋舍倾圮无算,陵川霪雨害稼,沁水霪雨两月馀。

顺治七年(1650年),朝廷免除句容逃丁荒地钱粮。

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雄师反清复明,一度霸占句容县城。

康熙二年(1663年),隆昌寺建石戒坛。

康熙十年(1671年),隆昌寺重建大雄宝殿和大悲楼,新建布萨堂、客房,又建屏教所、悦心堂、环翠楼、留云楼等。

康熙十八年(1679年),隆昌寺新建石香亭、斋堂、东之芳庵、南之九莲社。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投宿句容东门外长巷村,是夜鸡犬无声,即御书“承平庄”三字。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七月二十一日大雨,蛟水骤发丈余,沉没民居,人巢树梢、死者无算,南门关帝庙冲倒,大钟浮出庙外。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登宝西岳御书“慧居寺”额。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御书“第八洞天”四字赐茅山。

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宝西岳失慎失火,计烧毁衡宇六十余间。次年(1735年),江南总督赵洪恩奉雍正天子谕旨拨国库钱照新式重建,又奉旨建立了欢乐堂、白云亭、黄叶亭、石亭。

乾隆六年(1741年),句容发生饥荒。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六月,句容发生地震。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豁除江苏句容县、滨江坍没地步、八百七十三亩额赋。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仲春三十日,卯时地震。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月二十九日,地震。

乾隆四十年(1776年),句容爆发水水灾难。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起头疏通旧运河,自栖霞、龙潭、桥头至丹徒师古滩入长江。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通航。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赐名为“便民河”。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苏巡抚福崧劾鹗元得句容知县王光陛牒发粮书侵挪钱粮。吏部议准两江总督孙士毅奏请,将句容县、改成冲繁难要缺。

嘉庆二十年(1815年),朝廷展赈江苏句容县上年被旱被水哀鸿。

道光五年(1825年),江苏巡抚张师诚奏请将句容县上年漕米,不管正赠,概准籼粳兼收,以示体恤。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清政府在句容开采煤矿。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仲春,句容县民唐崇增等抗粮抗捕。

清咸丰二年(1852年),伊斯兰教由安徽、山东、河南哀鸿传入句容。

1853年到1864年,承平军囊括江南,句容县成为了清政府和承平军在江南的主疆场,11年的战乱致使了非常严重的生齿凋敝,大约有80%的原居民灭亡和逃离,清人记录同治年间的句容惨状“荒榛满地、白骨撑天,数百里内无人寻食,村野为之一空”。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地震。三月,承平军在句容境内的东阳、龙潭、仓头、下蜀、桥头五镇建立军营。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句容把总潜入天都城内诡计搞内应被承平军擒获杀死。玄月二十五日,天京一支承平军自承平门出,诡计援镇江,在句容遭清军团勇夹攻。

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清军鄙人戍(下蜀)东门桥筑堡垒,防堵金陵承平军支援镇江。五月一日,镇江承平军出动船艇、兵舰数百艘,沿大江向句容飞行示威,清军用炮奋力轰击。六月一日,承平军乘虚攻占下蜀桥头。十一月十六日,一支承平军由东阳镇前往栖霞镇,遭清军攻击。十一月十九日,驻宝华东阳镇承平军在天京观音门被清将秦如虎击败。十仲春二十五日,承平军围攻宝华东阳老鼠山大营。

咸丰六年(1856年),一月,东王杨秀清亲临宝华仓头,批示承平军作战。瓜州承平军渡江反击江南清军,苦战于句容土桥,承平军败北。数万名承平军聚集于仓头,声势壮观,清将余万清、张国梁、虎嵩林强攻,承平军弃仓头而去。仲春,清军在桥头、下戍工具堰等地焚毁承平军要隘关卡、堡垒,焚毁承平军舰艇。五月十九日,清军总兵张国梁庇护向荣突围,退驻句容城内葛仙庵,片刻设防,奔向丹阳。知县赵廷铭亦逃隐仁信乡。五月二十五日,承平军石达开部第一次占据句容城。六月十八日,清军江南九西岳大营被承平军击溃。六月下旬,句容城守把总蔡锦元带兵向县城东南逃去,在锁山(高庙前)被承平军追杀。八月二十三日,清将张国梁霸占黄茅庄后,将军营移入句容境内;八月,承平军南征抵淤香河口(二圣水库原址),与乡董团练相持半月未能克服;句容东乡团练笪熙率团丁围攻虎耳山承平军,遭外围承平军反扑,幸被张国梁部救援;玄月三日,承平军派检核、监军强攻南乡义成桥,未能攻下,检核被俘。玄月二十九日,城守将联络溧水、溧阳、丹阳、天京等地承平军,城内承相官率数千承平军四周环攻南乡,义成桥被占据。玄月,清大臣和春接统南军营,驻离句容城四里东北郊。张国梁进兵至承平庄扎营,打击朱窑里承平军营,承平军分三路迎战数小时,越日张国梁又派张玉良、冯子材直扑句容城,城内承平军由南北二门分出包围。十月,句容守将率数千人出城南征,打死练首李庆连等乡团成员数百人。原驻金坛清营总兵李洪勋带兵援句,被承平军打死在百培山(二圣水库以东)。

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二十六日,张国梁四路合攻句容,城外千余名承平军被打死。仲春,承平军进入郭庄庙,清军追击至郭庄庙,两军相持半月。三月,承平军从秣陵连营 70里,包围溧水、句容外围之清军。四月,清军屡次结合攻句容城。闰五月十八日拂晓,清兵南北夹攻狙击湖熟承平军,“死者万计”。一百多名被俘的承平军尽被杀戮于郭庄庙的石台山。闰五月二十一日,清军攻城,张国梁率兵冲进城外战壕;闰五月,清军虎坤元部将炮架在彭山、兆文山,轰击县城。闰五月二十四日,张国梁率清军占据句容城。八月,清军打击驻虎耳山承平军。十月二十一日,张国梁、虎坤元部夺取下戍承平军堡垒7座。十月二十四日,镇江金山、瓜州承平军反击桥头、下戍、红旗桥等处,夜,承平军退。十一月十日,承平军支援镇江,多量人马进入竹里,虎坤元部奋力抵抗。

咸丰八年(1858年),玄月,江北承平军分兵过江攻占竹里,清军久攻不克。十月,县城内团丁储备炸药引发爆炸。十一月,承平军陈玉成率部反击下蜀,大北清军余万清部。是年,大臣和春亲率广西提标营勇,攻打杨塘岗,前后数十战,互有胜败。

咸丰九年(1859年),玄月,清总兵冯子材督兵追击沿江一带承平军,扫荡北五镇承平军堡垒。

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三日,承平军李世贤部第二次占据句容城。闰三月十日,李世贤扮成清军,由新塘、坟头、龙潭进扑江南大营。闰三月十九日,清军总兵熊天喜打击白兔败溃自杀。五月,承平军械烧茅山宫观。六月十七日,清军与承平军酣战桥头(今下蜀),清军追杀70余里。六月,清军与承平军酣战茅山。玄月,镇江守将冯子材率清军在句容城东10里外扎营,谋攻句容城。在戴家边村西与承平军苦战数十次,清兵大北而返。

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五月间,下山地(今葛村)乡团 36人抵抗承平军被全数捕捉;五月,句容承平军昭天义、方海宗率部打击镇江,未克。七月,承平军在桥头、下戍,与民团交兵于红旗桥,民团灭顶者“凡数千人”。八月,桥头乡团夜袭承平军堡垒,酣战直至早晨,承平军在桥头一次打死民团数千人。玄月,桥头、下戍一带民团千余人,夜袭县城,被承平军击退。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江北承平军进占桥头、下戍等处;五月十日,县北两乡团丁战张巷承平军;六月十八日,民团和承平军交兵于光里庙大桥旁;八月,承平军进犯炼神岗民团,几股民团来援;是月,天京垂危,李秀成应诏从苏州、常州率60万雄师,驻县境与李世贤等13将王环攻包围天京的清军。

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团练高世珍联络北乡团丁,计划入城搞里应外合,行至石墨,被承平军擒获。十一月二十四日,冈天义率承平人攻镇江,中枪落马,溃溃退回句容。

同治三年(1864年),一月二十昼夜,忠王李秀成儿子率承平军自句容运粮进南京承平门,途中被清军截击,承平军灭亡“甚多”。三月上旬,承平军句容守将方海宗邀金坛翰王项大英、宝堰列王方成忠三支军队共守句容城。三月十二日,清军鲍超部占据句容县城。八月七日,承平天堂幼王洪天贵福由承平军300余人保护,经湖熟逃至郭庄庙。翌日,从甲山口南逃安徽.

光绪四年(1878年),天王建映月桥。

光绪八年(1882年),左宗棠一度整修赤山湖,因大水冲垮堤坝而废除。

光绪十四年(1888年),河南移民起头在浮山、瓦屋山一带开垦。

光绪十八年(1892年),玄月,县建立典牛局,在三岔镇试办典牛营业。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郭庄谢桥。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初五持续大雨,圩田尽淹。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句容在原华阳书院内创建县内第一所小书院。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关帝庙建立师范传习所,县城设邮寄代庖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严诚之等在县城租借衡宇开办私立启新小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胡景洛在浮山创设浮麓公司,许兆元在放马岗创设种植公司,开荒植树。各有地数千亩,种树七八十万株。城内节孝祠(原址在旧城南门内)设益智女子书院。建下蜀火车站。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京沪铁路南京至句容桥头通车。

宣统元年(1909年),龙潭设邮政代庖所,并代庖电报营业。

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因官府勾结,窃取积谷,强行压价圈山卖地,句容发生数万农民暴乱。

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县举行公众大会,公布句容规复。

12、民国期间

12.1、北洋期间

民国元年(1912年),江宁府改称南京府,辖句容。

民国3年(1914年),废府设道,句容属金陵道。7月,句容大旱,贫民靠树皮、草根、“观音土”果腹,白兔农民向田主施日升和赵姓大户借粮拯救,遭拒。史明根等农民将施等人关进庙内,施等无法,被迫答应。事后施等买通官府,两农民被捕,后死于狱中,史明根逃走。

民国4年(1915年),茅山苍术药材,武岐空青山茶,加入巴拿马国际展览会展出获奖。

民国6年(1917年),邱心荣在三区玉晨乡(今茅山镇)张巷村北山地段,开办华兴垦植公司。

民国7年(1918年),5月,周云卿在宝华凤坛乡馒头山开设亚西煤矿采煤。金陵大学在县城北门外,分设句容县中学。

民国8年(1919年),东昌乡沿山一带发生蝗灾。

民国9年(1920年),康有为母葬于茅山二茅峰西麓五里亭。

民国10年(1921年),12月1日,地震。

民国11年(1922年),县境内第一条公路镇句线起头丈量构筑。

民国12年(1923年),龙潭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

民国14年(1925年),下蜀桥头建立教会黉舍“中华三育黉舍”,设有中学部和大学部,开启句容境内高档教育的先河。建立下蜀林场。京沪铁路增设桥头站。

民国15年(1926年),白露庙小学建立。县立低级中学在葛仙庵建立。11月14日,大圣塔夜遭火焚,塔内木结构及装备和四周庙宇遭焚毁,仅存砖结构残骸竖登时面。

12.2、百姓党黄金十年

民国16年(1927年),金陵道废,句容直属江苏省政府。3月下旬,北伐军第17军一部进驻句容;8月25日至9月初,在句容县龙潭镇,南京百姓政府与孙传芳爆发龙潭战争。

民国17年(1928年),8月,共产党人陈剑平到龙潭中国水泥厂活动,预备构造武装暴乱;11月,百姓党江南“剿匪”司令部训令镇江、丹阳、金坛、扬中、溧阳、溧水、句容、高淳等 8县停止“清乡”。建桥头镇站。

民国18年(1929年),县城以工具大街为界,街北为崇明镇,街南为华阳镇。设备郭庄乡。蝗灾,下蜀站被蝗虫堵塞,车站商铺售票处仅开小洞以保持营业,铁路路轨被蝗虫群体沉没,列车几近停开。设备桥头镇。

民国19年(1930年),句容到天王初次架设农村电话线路。

民国20年(1931年),8月9日,江宁东乡刘岗头村农民千余人,冲进句容县中心林区小九华林场,摧毁苗圃、房舍,痛打场部职员、警工等,以抵挡林场本钱家对村民的榨取剥削;10月,县内第一条公路镇句线通车。桥头镇“中华三育黉舍”改称“中华三育研讨社”。

民国21年(1932年),2月,百姓政府在县城北门外(江苏省农林技术学院),兴修飞机场。是年,中心军校教导总队一部驻黄梅镇赤岗村。

民国22年(1933年),我国著名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在宝西岳北坡的自然次生林里,发现并收集到宝华玉兰的标本。

民国23年(1934年),句容机场在城北建成。设备大卓乡和陈武乡。夏秋,水灾。

民国24年(1935年),江苏省分别10个行政督察区,句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7月1日,经过 3年准备,军政部在句容石涧乡小九西岳东部(黄梅镇内),建立种马牧场。

民国25年(1936年),县建立兵役协会,乡(镇)建立兵役小组和应征队。句容建立防空情报分所,天王寺、东昌街建防空情报监视分哨。

12.3、抗战期间

民国26年(1937年),下蜀林场改成中心大学农学院练习林场。12月5日,日军占据句容,当日残暴烧死白兔倪塘村村民40余人、黄梅后本湖村44人。12月14日,日军械烧黄梅罗家庄,总计55人遇难。

民国27年(1938年),1月9日,王庄大众杀死天王寺据点日军3人,翌日,日军下乡报复烧杀。2月1日,陈武庄据点的鬼子,在赵巷、佴池一带见人就杀。4月23日,驻天王寺外出日军4人被大众打死3人。越日,天王寺日军包围了磨盘乡朱巷、大冲、白阳等村,杀死大众300多人,烧毁衡宇千余间,制造“马场惨案”。4月 ,日军杀死天王许家边10余人。6月,新四军进入茅山地域,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按照地。8月12昼夜,新四军攻占句容城。8月15日,新四军攻击仓头桥。8月25日,新四军二圣桥四周伏击敌护路队。9月1日,日军在茅山印宫刺死多名百姓,焚毁茅山多处。9月9日,日军对茅山地域初次“扫荡”。10月6日-7日,日军到茅山元符万宁宫烧杀。10月,日军械烧后白镇张盖村。

民国28年(1939年),2月8日,新四军夜袭袁巷乡东湾日军据点。3月18日,日军大举扫荡以郭庄庙为中心的新四军。4月,建立“句容县东北区公众抗敌侵占团”。6月3日,百姓党军攻击驻句容城日军失利。6月11日,百姓党在葛村虬山地域与日军发生战役。6月17日,日军在张巷、烂石头岗、北镇街烧杀村民与客商。7月,百姓党军进入茅山。10月4日,新四军在仓头、龙潭间伏击敌鉴戒班。

民国29年(1940年),1月14日,驻湖熟日军戒备队和伪差人、伪侵占队下乡骚扰。新四军在郭庄庙四周将其包围击溃。5月14日,日军南浦旅团冈本联队吉田中队100余人加害三岔。9月13日,百姓党军在倪巷一带遭日军攻击。12月上旬,日伪军对茅山中心区停止“扫荡”。

民国30年(1941年),1月初,日军对江句地域大举“扫荡”。4月6日,日军侵占茅山顶宫。5月22日,汪伪保镳师第3营第8连官兵向新四军投诚。6月,句容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建立。9月29日,日伪军“扫荡”茅山地域。

民国31年(1942年),3月28日,下蜀浮桥伪军工兵连个人归正。6月2日,新四军收复郭庄庙地域。

民国32年(1943年),1月4日,日军扫荡句容县1区和茅山地域。2月2日,日军扫荡句容县东部。4月,日军于天王镇的白沙毛狗洼制造“白沙惨案”。9月25日,日军扫荡句容、江宁。

民国33年(1944年),1月上旬-中旬,日军扫荡句容阴桥头一带。2月下旬,日军扫荡南镇街、高庙、阴桥头、芦杆。4月18日,新四军奇袭二圣桥。7月19日-22日,日军在南镇街开释毒气。9月4日,阴桥头伪军一个连投诚。9月27日,新四军奇袭石马庙。

民国34年(1945年),2月23日,公众攻击吕坊据点。5月中旬,日军对茅山扫荡被击退。。

12.4、抗战成功后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成功,百姓党句容县政府返回句容,句容重归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0月,句容新四军北撤

民国35年(1946年),9月,设立黄梅乡。

民国36年(1947年),1月8日,下蜀地域天花风行。6月,下蜀天宁、裕课洲佃主李凤岐操纵势力,逼迫垦农换约加租,并构造武装登洲抢麦,形成流血事务。8月,开办简易师范黉舍,校址在原华阳书院。私立长江中学鄙人蜀开办。建成天王寺电话交换分所。

民国37年(1948年),3月,苏北地域7000多难民涌入县境各乡镇。6月30日,龙潭水泥厂全部工人举行罢工。7月28日,下午三时许,龙卷风攻击县南部的淮源、后白墅、芦江桥、林梅、古村等地。

民国38年(1949年),3月初,百姓党李延年残部在东昌一带休整,劫掠当地农民财物。4月23日句容束缚。4月25日,束缚军在天王寺消灭百姓党一个团。4月26日句容县群众政府正式建立,属苏南行政公署镇江专员公署。8月,句容落空宝华的靖安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