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巫鸿以为“山”这个汉字的三峰形象给前人供给了将仙山视觉化的根基框架[23]。早期艺术中如马王堆1号墓出土漆棺以及山东金雀山出土帛画的上部都有三山岳的形象,巫鸿以为这些图像都指涉海上仙山系统之外的另一仙山系统:昆仑[24]。这类三山岳代表仙山形象的视觉始终在延续着,日益成为一种标记,这类标记性的仙山形象在前人的视觉经历中是可以识别并获得共鸣的。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仙岛》(Isles of the Blessed)是题款为昭文馆大学士的元初画家溥光(活动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所绘。在卷尾部分,有三座自力于大浪中的峻峭山岳,这三座山一眼望去便知是典型的仙山图像。在这样的山中,其人物活动和亭台修建也必不是凡境,再加上空中还有驾鹤或驾云的仙人围绕左右。这类三山岳的形象与仙山的意涵关联,在明代中晚期的视觉经历中是普遍的。如在明万历年间著名的墨谱《程氏墨苑》中就有“三神山”形象,即三座孤岛在水中耸峙(图五)。这与版画中“京口三山”的形象有很多共通之处。三山的神性还会作为一种装潢性或暗示性的视觉标记而存在。例如元人画《苇渡图》轴(图六)表示的是达摩乘苇叶渡江的情形。画面中达摩脚下有三块山石在波涛澎湃的江水中耸峙,这三块石头为画面增加了奥秘的氛围,作为一个可以辨识的视觉标记传递着一种非现世的崇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