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1-8-14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彤

“京口”是明天江苏省镇江市的古称。“京口三山”指的是位于镇江的三座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呈鼎足之势之势,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穿插点上,可谓咽喉之地。和很多名山相比,这三座山都不高:金山约高42米,北固山约52米,最高的焦山也不外约70.7米[1]。但这样一处看似并不显眼的地方性山水,随着明代旅游风气的上升,“京口三山”成为一处使人向往的胜景,也成为一处可以亲身到达的“仙山”。

在明代中晚期,不管版画还是卷轴画,“京口三山”图像起头大量增加并渐渐构成典范图式,这些图像显现出分歧的文化意涵。本文从京口三山图中的一些视觉形象动手,侧重来谈其具有的仙山文化意涵。

作为胜景的“京口三山”及其版画的风行

镇江是个多山的地方,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从诸多山中被提炼出来被称作“京口三山”是经过了历史的成长沉淀的。这三座山随着名望的逐步增大,也渐渐成为一处人们向往的胜景。

在早期镇江的地方志中,并没有“京口三山”的概念,这三座山与蒜山、黄鹤山、招隐山等当地众多山混杂排列[2],甚至元代方志中所罗列的镇山河水,连金山、北固山都没有出现[3]。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被关联起来,并成为“京口三山”这个牢固概念,是直到明代中晚期才出现的。最早提出“京口三山”概念的是明代张莱(弘治间举人)辑,顾清(弘治癸丑进士)勘误的十卷本《京口三山志》。其现存最早刻本为正德七年(1512年),订正了金山、焦山、北固山的名迹和历史沿革,并聚集了关于此三山的历代诗文。《京口三山志》不但初次把“京口三山”作为一个牢固的概念提出来,也按照方志的大旨,在卷首版画中第一次将三座山配合表示在一个画幅中。

1512年《京口三山志》的编辑是为了突出夸大“京口三山”的自力性,这表现了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地方认识的提升并走向文化自觉。在明代之前,“京口三山”的形象很少入画,而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的图像大量增加并逐步构成安定的典范图式。这也和“京口三山”在此时成为一处地方胜景有关。

张岱(1597—1679)曾在“京口三山”一带旁观龙舟赛舟: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蚁附蜂屯,捋臂张拳。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沓沓但是沸[4]。

这场旁观发生在1642年的端午时节,张岱旁观赛舟的视角并不在金山上,而应是站在长江北岸的瓜州,把龙舟赛舟、金山以及金山上的人隐士海一路,都作为旁观的工具。在《金山赛舟》一文中,张岱以为瓜州的龙船最胜,而金山胜在“看龙船”,也即胜在前来旁观的人数与气势上。这类游人如织的盛况虽然是发生在节日里,但以金山为代表的“京口三山”作为一处胜景,简直吸引着各路文人和公共的前来。这三座山别离只要几十米高,但并无故障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胜景。正如杨尔曾在《国内异景》卷前凡例中的说明:

“山不在高,何山不奇。水不在深,何水不异。第耳不熟闻,目不习见,及诸名公不亟赞许者,终为寂境荒山,无当骚人观赏。不敢以己意混载。”[5]

随着明代旅游风气的提升和相关出书物的传布,“京口三山”的名望配合着其视觉形象一路,被普遍传布。在1512年“京口三山”作为一个牢固概念被提出以后,又过了近一个世纪,王圻(1529-1612)、王思寄父子编集并刊行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三才图会》中有一幅版画《京口三山图》(图一)。大约刊于同一年或稍晚的《国内异景》(叙言写于1609年)中也有《京口三山图》(图二)。两图形式很是类似,几近唯一的区分就是飘在长江上小船的数目。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1.jpg

图一 《三才图会·京口三山图》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2.jpg

图二 《国内异景·京口三山图》

这两本书中的《京口三山图》在以往地方志版画的根本上进一步整合,保存了笔墨标注的人文景观等细节。比之实景,书中版画斟酌到版面的限制,三座山之间的间隔被紧缩拉近,但整体上仍然以北固山为中心,金山在其西北,焦山在其东北[6]。

《国内异景》和《三才图会》的出书,有着广大的传布与影响。书商杨尔曾(约活动于17世纪上半叶)编辑的《国内异景》出书于1609年,以版画插图为主,笔墨为辅,聚集那时最著名的胜景,其出书正遇上明代旅游与游记的风气炽热上升阶段。《国内异景》以时代风行的“游”之主题,再加上精巧的版画插图,吸引着众人的眼光,作为首开先河的图文并茂旅游书,相当于那时的旅游指南,在出书后很受接待,是那时很有影响的一本书。《三才图会》则是明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籍,在那时和往后获得了不小的认知与影响。随着这两幅版画在明代中晚期的出书和传布,对那时爱好游历山水的文人和公共来说,应是较为提高和熟悉的一个视觉图像。

至晚明,“京口三山”的版绘图式有所变化,但照旧在继续出书、传布。《全国名山胜概记》在崇祯六年(1633年)由墨绘斋摹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布力度,是继《国内异景》等以后风行于晚明的胜景类书籍。在此书中也有一幅京口三山图版画,图中去掉了笔墨标示,线条也更加疏朗柔嫩。从构图上来说,北固山从画面下端中心处向右挪到了边角处。

如此,金山零丁占据一个版面,而北固山和焦山,和长江北岸一路,被放置到了另一个版面中,这凸显了金山的重要性。在明代,金山的名望要高于焦山和北固山[7]。遂晚明版画在图像空间上对金山的夸大与时人对金山胜景的认知是分歧的。

“京口仙山”?

作为胜景的“京口三山”,吸引着文人骚人和公共,人们在面临“京口三山”实景及其图像时,经常会激发各类联想,例如对离别情感的转达,对历史上家国山河南北分界的感慨,抑或由“京口三山”形象联想到遥不成及的仙山形象。这也使得明代中晚期大量的京口三山图像具有分歧的文化意涵,本文则只谈其具有的仙山文化意涵。

屠隆(1543-1605)曾在登览京口三山之际,感悟到六合宇宙的连系幻化之妙,并体味到京口三山如同海上三仙山:“东方朔《神异经》所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在大海中……而所谓北固金焦三山在润州灵奇空阔,庶几大海三山之亚……”[8]在明代关于“京口三山”的诗文中,经常有对仙山的比附。如乔宇(1457-1524)在《金山游记》中描述金山:“楼阁飘渺若蓬莱在海上,有非人间境界。”[9]图文并茂的《国内异景》中,在京口三山图之前的笔墨先容中称:“恍如所称三神山可望而不成济……”[10]并称金山“山负秀色,从京口视之正如蓬莱方丈立弱水中。”[11]这让读者在看到“京口三山”视觉形象的同时,联想到海上仙山的形象。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3.jpg

图三 (传)李唐《大江浮玉》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江浮玉》册(图三)表示的主体是金山,恍如正漂泊在水中心。此画以往按旧题签定为李唐(1066-1150)所作,江兆申以为能够是北宋宣和绍兴间李郭一派的作品[12]。不管从画名还是画中形象看,《大江浮玉》册页都是合适金山特点的。画面中表示的是金山南面的景观,两侧各有小山环抱:西面是石排山,东面则是鹘山。此外,山上的两处塔也合适北宋时金山特点的。周必大(1126-1204)言,金山“大江环抱,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13]金山古称很多,“浮玉”即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不止一个地方叫“浮玉”。例如《山海经》中的浮玉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先人以为指的是浙江天目山之支阜[14]。钱选的《浮玉山居图》,表示的则是湖州的浮玉山。“京口三山”中的金山、焦山也都有“浮玉”之名。而这些浮玉的命名实在都来自《道藏》:“道藏经山始名浮玉,自玉京诸峰浮而至者。”[15]“玉京山”在道教中是职位极重的山,其上就是道教最高天大罗天。而传闻中的浮玉山则是从玉京诸峰平分流出来的。包括金山、焦山在内,人间的这些浮玉山都是比附于道教的仙山系统。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4.jpg

图四 (传)文徵明《金山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代中晚期大量出现并走向自觉的京口三山图像中,有一幅(传)文徵明(1470-1559)《金山图》(图四),其以立轴的形式将金山形象放置在画面中心偏下的位置,四周则江水环抱。此图最上方用隶书抄写了一首北宋郭祥正(1035-1113)的七言诗: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恍如缠西东。

我泛灵槎出红尘,搜索异境窥神工。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像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斗极,大鲸驾浪吹漫空。

舟摧岸断岂足数,常常轰隆捶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高低磨青铜。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成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远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诗后一样用隶书题写了“嘉靖壬午岁秋仲廿二,登金山渡金陵舟中戏墨作,徵明。”此诗中利用了仙宫、出红尘、异境、神工、瑶海、蓬莱等描写仙境的语汇,它们和金山图像一路,将一个可以到达的实景与出世的仙山连系为一。此幅绘画中处在水中心的金山形象与上面抄写的诗文相配,彰显了此地的仙山属性。

固然,此幅作品不管从翰墨技法还是书法来看,都与文徵明真迹相距有一定间隔,但此作仍然成心义拿来会商[16]。此《金山图》轴即使是伪作,但此图对于乾隆天子(1711-1799)来说,不但不是没有代价,而且还很重要,它仍然影响了乾隆天子,甚至开启了乾隆帝对江南的设想。此图在《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中有所著录。该轴上有一首乾隆帝的御题诗:

不到江天寺,安知空阔奇。

携将亲证取,当境固如此。

辛未南巡,行笈中携待诏此帧。

仲春既望,坐金山江阁因题御笔。

从题跋中可知,乾隆天子御题此跋的时候为辛未年(1751年)仲春既望(仲春十六),正值第一次南巡之时。乾隆帝在1751年正月十三日由京师动身南下[17],历经一个多月后,于金山江天阁上,一边观览京口一带的风景,一边拿出随身照顾的此件《金山图》轴比对,感慨此地现实景观正如绘画所示。乾隆天子第一次南巡至金山留下多首题诗,曾在《初登金山得句》诗中感慨:“万古豪吟谁造极,一時胜览若尸解。方壶圆峤逢本日,伊阙轩辕忘客岁……”[18]初登金山的乾隆帝看到金山即联想到方壶、圆峤两座仙山,这类关联正如他所见(传)文徵明《金山图》轴中图像与其上隶书宋诗的关联。

康熙天子((1662-1722)也曾在《金山两望》诗中描述金山“不让蓬瀛岛上山”[19],即和华文化历来传闻中的海上三神山中的蓬莱、瀛洲相比附。康乾二帝都在金山感慨恍如仙山,却又都清楚地感慨这里又正是最美的大清山河。二帝南巡的进程即相同大江南北的进程,也是一统历来汉族山河的意味。而他们屡次攀缘、吟咏并受命去绘制的金山正是处在这江南、江北的节点上。金山甚至京口三山,对于清帝王来说都是可以具有的胜景山河,却又恍如战国秦汉以来历代帝王都想去追随却永不成抵的仙山胜境,这也正是大清帝国下理想的山水景观。

对仙山的视觉联想

由“京口三山”联想到海上仙山并不是明代才起头的,历朝历代,常有这样的联想。例如南朝期间,“京口三山”一带就激发了人们对仙山的联想:

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山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20]

因“京口三山”一带江海相连,云气围绕,又有三座孤山座落江海当中,这在荀中郎荀羡(322-359)看来恍如仙山,并以为秦汉期间的君王们,如果到了此地,一定会提起衣服弄湿双足去求仙了。中国自先秦时代起头,历来就有对仙山的求索与设想。《史记·封禅书》记录: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21]

司马迁记录了自战国时代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来,就不竭派人去海上追求传闻中的三座海上神山:蓬莱、方丈、瀛州。“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齐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22]从先秦时代起头,到以后的秦始皇、汉武帝屡次派人寻觅海上仙山,却总是“终莫能至”。这永不及的仙山在人们的心目中,越发奥秘而布满设想。京口三山图像与人们设想中的仙山形象总有着众多类似的视觉要素。

(一)三神山

“京口三山”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点上,水面坦荡空阔。在这样的情况下,“京口三山”的三山关系也经常激发人们对海上三神山的联想。

学者巫鸿以为“山”这个汉字的三峰形象给前人供给了将仙山视觉化的根基框架[23]。早期艺术中如马王堆1号墓出土漆棺以及山东金雀山出土帛画的上部都有三山岳的形象,巫鸿以为这些图像都指涉海上仙山系统之外的另一仙山系统:昆仑[24]。这类三山岳代表仙山形象的视觉始终在延续着,日益成为一种标记,这类标记性的仙山形象在前人的视觉经历中是可以识别并获得共鸣的。现藏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仙岛》(Isles of the Blessed)是题款为昭文馆大学士的元初画家溥光(活动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所绘。在卷尾部分,有三座自力于大浪中的峻峭山岳,这三座山一眼望去便知是典型的仙山图像。在这样的山中,其人物活动和亭台修建也必不是凡境,再加上空中还有驾鹤或驾云的仙人围绕左右。这类三山岳的形象与仙山的意涵关联,在明代中晚期的视觉经历中是普遍的。如在明万历年间著名的墨谱《程氏墨苑》中就有“三神山”形象,即三座孤岛在水中耸峙(图五)。这与版画中“京口三山”的形象有很多共通之处。三山的神性还会作为一种装潢性或暗示性的视觉标记而存在。例如元人画《苇渡图》轴(图六)表示的是达摩乘苇叶渡江的情形。画面中达摩脚下有三块山石在波涛澎湃的江水中耸峙,这三块石头为画面增加了奥秘的氛围,作为一个可以辨识的视觉标记传递着一种非现世的崇高性。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5.jpg

图五 《程氏墨苑·三神山》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6.jpg

图六 元人《苇渡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孤山·孤根

前文已经提到,金、焦二山在历史上的“浮玉”别名来自《道藏》,是从道教中职位极高的玉京山中漂泊而来的仙山。但是“金山”的名字也来自释教中的非凡圣境系统。须弥山在释教中是位于一小千天下中心的神山,也被音译为妙高山(镇江金山上有妙高台)。释教中以为须弥山四周有七山七海相环抱,而围绕的七座山即名金山。位于明天北京雍和宫的青铜须弥山的下半部那些被海水环抱的一座座小孤峰即金山的意味,它们包裹并托起位于中心高峻的须弥山。不管须弥山还是四周小金山,其山岳形象都是海水中一座孤山的样貌。

博山炉的外型在很多现代学者眼中都以为是对仙山的模仿。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银博山炉,恍如一座峻峭的孤山在海中,还有金色的流云和海气纹样装潢在“孤山”下的炉盘上。在再加上熏炉里的烟雾扑灭后弥散的氛围,正如同一座海上仙山(图七)。元代卫九鼎《洛神图》轴(图八)中,洛神手中的执扇上,有一座海上孤山的形象,而这个标记,也明显是仙山。经过此,也传递着洛神的神性。在明代,这类仙山图像仍然被继续延续。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7.jpg

图七 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银博山炉 河北博物院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8.jpg

图八 卫九鼎《洛神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京口三山”中金山、焦山都是座落在江心的孤岛,这类视觉常常也让来往的人们联想到仙山的特质。此外,须弥山、昆仑山等圣山山体下部常常都有一个“孤根”形象,这正如东方朔在《十洲记》中对昆仑山的描写:“形如偃盆,下狭而上广。”[25]这类上大下小,底部有细根向下相连的形象是中国传统仙山形象的特点之一。在山东出土的一块东汉前期石刻中,西王母稳稳地坐在顶部宽广平展的昆仑山上,而这昆仑山的根部则孤细而曲折。在元代永乐宫壁画中一位仙人手持的羽扇里,一样绘有“下狭上广”的山形图案,而山上的神殿顶端光芒四射。《道藏》中《灵宝玉鉴》中,有几近一样的图式,五明扇上绘有下狭上广的山,上方一样有殿宇以及万丈光芒。在明万历墨谱《程氏墨苑》中,释教中“旃檀海”(图九)这一佛国净土的视觉形象也采用了下狭上广的山形,且山顶有神殿,只是此山座落在一朵莲花傍边。可见这类佛道圣境中仙山形象的融合以及该形象在明代文人视觉经历中的提高。

洞天寻隐·学林纪丨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图像及其仙山意涵-9.jpg

图九 《程氏墨苑·旃檀海》

镇江的金山,是一座可游的实在山水,而在文人的描写中则也具有了仙山才有的孤根特征。王安石(1021-1086)曾描写金山“孤根万丈苍冥底,除却蛟龙世不知。”[26]明代文人王思任(1574-1646)在《游金山记》中也说“读三山记,昔有异僧,株金山之根,下不得底,云茎渐孤细,如菌仰托。”即是说关于“京口三山”的传闻中,有一异僧去挖金山的根部,越挖越深,发现其根部越来越细,恍如蘑菇的样子。山东出土东汉画像石刻中的西王母正坐在这样一个蘑菇状的仙山上。

(三)烟云海气

历史上长江入海口曾在京口一带,古长江口为喇叭状,秦汉以来,江面逐步收缩,河口渐渐东移。前面提到的《国内异景》中版画《京口三山图》里焦山东面的海门山,则为入海之处的意味。(传)马远《画水二十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海门山”一段,描画的也应是此处。和马远大要同期间的南宋士人楼钥(1137-1213)曾在《题董亨道八景图》诗中有句:“多景雄据金焦间,落日微照海门山。”[27]也就是说董亨道所绘八景中有一景即为金焦二山以及焦山东面海门山一带的风景。在魏晋、唐、宋期间,此处还是可以望海的。例如唐诗中在描画京口一代常有“开筵接浪潮”[28]、“夷山近海滨”[29](夷山为两座海门山之一)“、白波沉却海门山”[30]这样的诗句。虽然镇扬河段(镇江扬州之间的长江)束狭起头时候在8世纪[31],但五代、宋时江海交界之势尤存。如徐铉(916-991)在《登甘露寺北望》中曰:“海门风起浪花生。”[32]

一样也是由于这里围绕迷幻的海气,经常组成人们对仙山联想的空气,正如前文提到的北宋郭祥正七言诗。在宋代,京口一带“万壑波涛喧海口”[33],而随着时候的推移,长江河口泥沙聚积日多而逐步东移。到了明代,京口一带渐渐没有了波涛澎湃之势。正如收藏沈周《金焦二山图》的郭第所云:“不幸扬子渡,不见浪潮生。”[34]但即使如此,这里海气满盈的特质照旧存在并不影响人们对仙山的联想。

京口一带海气满盈,三座山岳鼎足之势耸峙江中,金焦二山两座水中孤岛遥遥相望。金山上寺庙殿宇麋集而光辉,金山下又有下元水府且鱼龙出没众多,这里在曩昔位于海口风浪大而难到达......这些各种特点,都和人们久长以来对仙山设想中的形象有太多类似之处。文人骚人们描述这里“波心涌出小蓬瀛”[35]、“何须望瀛洲”[36]……与仙山类似的视觉经历使得“京口三山”的名誉大增并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感“仙气”。

但是现在,金山已经是镇江市中心的一处公园了。游人摩肩擦踵,再难感遭到昔时的“仙气”。这类“仙气”的损失是从清末起头的。同治光绪间的《京口三山志》中的金山图像已经发生了变化,版画里金山已经登陆,周边杂草丛生,不再是昔时座落在江心的奥秘孤岛,这里没有了让人难以搭船靠近的大风浪,长江早已改道,入海口也早已东移,这时的人们已经可以“骑驴上金山”了。昔时感慨“京口三山”好像仙山的人们能否曾遐想过死后的这些沧海桑田呢?

正文:

[1] 数据来自镇江市志办公室http://szb.zhenjiang.gov.cn/。

[2] (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卷六,山水,据宋嘉定六年(1213年)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丹徒包氏刻本影印,《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2353—2363页。

[3] (元)于希鲁编辑《至顺镇江志》卷七,山水,江苏古籍出书社,1999年,第269-270页。

[4] 《金山赛舟》,(明)张岱:《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中华书局,2007年,第67页。

[5] (明)杨尔曾:《国内异景》上,浙江群众美术出书社,2015年,第28页。

[6] 这两幅版画插图还有着更早的图式来历,即王士性(1547-1598):《五岳游草》中的版画插图。

[7] 明代袁袠诠释了金山著名度高的一个缘由:“金山当润州之咽喉,渡江者苟好事必游焉。而焦山则僻,故游者特鲜。”见袁袠:《金焦两山记》,引自(清)陈梦雷等编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水典,第191册,中华书局影印,1940年,第50页。

[8] (明)屠隆:《三山志序》,(清)陈梦雷等编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水典,中华书局影印,1940年,第191册,第34页。

[9] (清)陈梦雷等编辑《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水典,中华书局影印,1940年,第191册,第38页。

[10] 同[5],第193页。

[11] 同[5],第196页。

[12] 江兆申编《宋画精华》上册,台北故宫博物院,1976年,第13页。

[13]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引自(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2358页。

[14] 《辞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974页。

[15] (宋)史弥坚修、(宋)卢宪纂《嘉定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第1357页。

[16] 文徵明是画过金山的。其《金焦落照图》(上海博物馆藏)表示了金山、焦山相互对峙于江心的气象,尽显其当地的实景特征与怪异的空阔之奇。

[17] 拜见杨多:《〈乾隆南巡图〉研讨》,中心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

[18] 拜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二册,中国群众大学出书社,1993年,第476页。

[19] 拜见《清圣祖御制文集》第二集卷五十,《故宫珍本丛刊第545册 清代御制诗文集 万寿诗·清圣祖御制诗文》第四册,海南出书社,2000年,第328页。

[20] (南朝宋)刘义庆著、余嘉锡注《世说新语箋疏》言语第二,中华书局,1983年,第135页。

[21][22] 《史记》卷28,封禅书第六,中华书局,2012年,第1355页。

[23][24] (美)巫鸿:《时空中的美术》,生活·念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36页。

[25] 引自(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一,中华书局,2007年,第12页。

[26] (宋)王安石:《金山》,明许国诚修、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影印,成文出书社有限公司,第262页。

[27] (宋)楼钥:《攻媿集》卷5,(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152册,集部第9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8页。

[28] (唐)张子容:《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岁时杂咏》卷34,(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348册,集部第28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36页。

[29] (唐)孟浩然:《扬子津望京口》,《御定全唐诗》卷160,(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24册,集部第36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69页。

[30] (唐)卢仝:《扬子津》,《御定全唐诗》卷387,(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26册,集部第3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5页。

[31] 陈吉余、恽才兴、徐海根、董永发等:《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形式》,《陆地学报》1979年第1期。

[32] (宋)徐铉:《登甘露寺北望》,《骑省集》卷1,(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085册,集部第2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页。

[33] (宋)朱熹:《登金山》,《宋诗纪事》卷48,(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85册,集部第42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页。

[34] (明)郭第:《出扬子桥喜见江南山色》,《御选明诗》卷60,(清)永瑢、纪昀等纂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1443册,集部第38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16页。

[35] 邵曦诗句,见明许国诚修、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影印,成文出书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327页。

[36] 贾承诗句,见明许国诚修、高一福撰:《京口三山全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刊本影印,成文出书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332页。

义务编辑:韩少华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