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1-8-1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10月1日,中华群众共和国建立,时江苏省之建制尚未规复,而是沿袭开国前夜的区划,分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和南京市等3个高层政区。1953年1月,诸政区合并,重建江苏省,以南京市为省会。到1999年末,全省共设有13个省辖市,总面积约10.26万平方千米。
一、规复建省前的政区概况
1949年6月,江苏全境束缚。至1953年之前,江苏系被分别为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南京市等3个省级行政区,今即略述各区、市内部的政区设备情况以下:
(一)苏北行署区
1949年6月,江苏全境获得束缚。此前,斟酌到苏北是老束缚区,苏南是新束缚区,为顺应那时情况,乃分设苏北、苏南2个省级行署区。1949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建立,驻泰州市。辖原苏皖边区第一、二、五、六、九行政区,而原属江淮区的江苏旧辖之地如仪征、六合、淮宝、淮泗、宿迁、睢宁、邳睢铜等县(市)亦划属之。5月25日,苏北行政公署决议,将原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更名为泰州行政区,第二行政区更名为扬州行政区,第五行政区更名为盐城行政区,第六行政区更名为淮阴行政区,第九行政区更名为南通行政区。1950年1月15日,苏北行署机关移驻扬州市,4月15日,苏北行政公署改称江苏省苏北群众行政公署,9月15日又改成苏北群众行政公署。1951年,淮北盐区由苏北群众行政公署直辖。至1952年末,本行署区共直辖南通、扬州等2个市和泰州、淮阴、盐城、南通等4个专区,还有1个淮北盐区。各专区、市建置沿革略以下示:
泰州专区即泰州行政区,初辖泰州市和泰、泰兴、靖江、如皋、东台、台北、海安7县,专署驻姜堰镇。1950年1月,专署移驻泰州市;同月,如皋、海安2县划归南通行政区,东台、台北2县划归盐城行政区,扬州行政区撤消,所辖扬州市和宝应、高邮、兴化、漆潼、江都、仪征、六合7县来属。5月8日,泰州市与泰县合并为泰县,扬州市改成扬州县。6月21日,撤消漆潼县。8月5日,撤消扬州县建制,规复扬州市,并划属苏北行署间接带领。10月。规复泰州市、泰县建制。至此,本专区凡辖泰州市和宝应、兴化、高邮、江都、泰、六合、仪征、泰兴、靖江9县。
淮阴专区即淮阴行政区,初辖淮阴、淮宝、泗阳、沐阳、灌云、宿迁、睢宁、新安、邳睢、涟水10县,专署驻淮阴县。1950年5月12日,撤消淮宝县。12月18日,淮阴县城区改建为清江市。1952年9月,新安县更名新沂县。至此,本专区凡辖清江市和新沂、邳睢、灌云、沐阳、宿迁、睢宁、涟水、泗阳、淮阴9县。盐城专区即盐城行政区,初辖盐城、盐东、建阳、射阳、阜宁、阜东、滨海、涟东、淮安9县。专署驻盐城县。1949年11月,撤消阜东、盐东2县。1950年6月,撤消涟东县。1951年7月,建阳县更名建湖县,台北县更名大丰县。至此,本专区凡辖盐城、滨海、射阳、阜宁、淮安、建湖、大丰、东台8县。
南通专区即南通行政区,初辖南通市和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5县,专署驻南通市。1950年1月11日,泰州专区如皋、海安2县来属。5月9日,南通市改由苏北群众行政公署直辖。至此,本专区凡辖海安、如东、如皋、南通、海门、启东、崇明7县。
扬州市原属泰州专区,1950年8月改由行署直辖。
南通市原属南通专区,1950年5月改由行署直辖。1951年时,设有城东、城西、城中、城南、唐闸、钟秀、芦泾、狼山等8个区和直属天生港镇。
(二)苏南行署区
1949年4月26日,苏南行政公署建立,驻无锡市(是年4月23日,无锡束缚,无锡县被分别为无锡市和无锡县),下辖无锡市和4个行政分区。1949年11月28日,各行政分区改称专区。1950年4月15日,苏南行政公署改称江苏省苏南群众行政公署;9月15日,又改成苏南群众行政公署。1952年4月至1952年末,本行署区共直辖无锡、苏州等2个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等4个专区,以及无锡1县。各专区、市建置沿革略以下示:
镇江专区初名镇江行政分区,辖镇江市和丹阳、江宁、丹阳、扬中、句容、漂水、高淳7县。1949年11月28日,改设为镇江专区,专署驻镇江市。12月23日,江宁、句容2县划给南京市管辖。1950年1月,江宁、句容2县仍划归镇江专区。
常州专区初名武停止政分区,辖常州市和武进、江阴、深阳、金坛、宜兴5县。1949年11月28日,改设为常州专区,专署驻常州市。
苏州专区初名苏州行政分区,辖苏州市和吴、昆山、常熟、太仓、吴江5县。1949年7月,增辖太湖行政处事处(县级)。1949年11月28日,改设为苏州专区。1950年,苏州市改由苏南群众行政公署直辖,9月,划常熟县城区设备县级常熟市。至此,本专区凡辖常熟市和吴、昆山、常熟、太仓、吴江5县,以及太湖行政处事处。
松江专区初名松江行政分区,辖松江、奉贤、金山、宝山、南汇、川沙、上海、嘉定、青浦9县和嵊泗列岛特区。1949年11月28日,改设为松江专区,1951年7月21日,嵊泗列岛特区改成嵊泗县。至此,本专区凡辖10县。
无锡市行署直辖市,1951年10月,设立第一区至第八区等8个市辖区。1952年7月,将第六、七、八区合并为第六区。
苏州市原属苏州专区,1950年改由行署直辖。
无锡县行署直辖县,原隶无锡市,1950年6月划由行署带领。
(三)南京市
1949年4月23日南京束缚,28日建立中国群众束缚军南京市军事管束委员会。5月10日建立南京市群众政府,直属中国群众反动军事委员会带领。6月2日,全市按民国37年(1948)年末13个区的区划,建立了各区群众政府;同时,江浦县浦镇划归南京市,与浦口合并为两浦区。10月,南京市成为中心群众政府直辖市,下辖13个郊区、1个郊区。12月,南京市改成华东军政委员会直辖市。12月2日,中共中心华东局决议,将苏南行署区的句容、江宁2县,苏北行署区的六合县,皖北行署区的江浦县与和县,皖南行署区确当涂县一并划归南京市带领。1950年1月,中共中心华东局决议,将江宁、句容2县仍划归苏南行署区镇江专区管辖,六合县仍划归苏北行署区扬州专区管辖,当涂、江浦、和县仍划归皖南、皖北行署区。6月,南京市依照工贸易区、郊外农业区微风光区3品种型,将辖区重新分别为11个郊区与1其中山陵园区。
二、规复建省后区、市并行期间的政区沿革
1952年11月15日,中心群众政府政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了《关于调剂省区建制的决议》。该决议第三项规定:“建立江苏省群众政府,并于该省群众政府建立后撤消苏北群众行政公署、苏南群众行政公署。现属山东、安徽省原为江苏旧辖之地域,均划回江苏省属。江苏省群众政府设于南京市。”12月17日,中心群众政府政务院公布号令,将原属华东军政委员会直辖之南京市改成江苏省群众政府直辖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群众政府正式建立,以南京市为省会。1949年划归山东省直辖的徐州市,由该省临沂专区带领的新海连市及邳、赣榆、东海3县,由该省膝县专区带领的铜北、西岳、沛县、丰县4县,以及1949年划归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带领的萧、砀山2县,该行署区滁州专区带领的江浦县,此时均划还江苏省。其中,徐州市改成江苏省辖市,新海连市、赣榆县、东海县、邳县、铜山县、沛县、丰县、西岳县、萧县、砀山县则与原由苏北行署区直辖的淮北盐区合并设立徐州专区,专署驻徐州市,江浦县被划归扬州专区带领。约同时,又迁淮阴专署驻地于清江市;改泰州专区为扬州专区,迁专署于扬州市;撤消常州专区,分其所辖各县入镇江、苏州2专区;升常州市为省辖市。此时,全省共辖8个专区,6个省辖市,下领6个县级市、71个县、1个盐区、1个行政处事处,略以下表所示: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1.jpg

1953年1月江苏省行政区划表
196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核准,将原属扬州专区的六合、仪征、江浦、金湖4县和原属淮阴地域的盱眙县划出,设立六合专区。1970年,诸专区改称地域。1971年3月,撤消六合地域,辖县划归淮阴地域、扬州地域和南京市。1983年,江苏转业市管县新体制,诸地域皆被撤并,而在此之前,省内凡设7个地域与7个省辖市,各地域、市建置沿革略以下所示:
(一)地域
徐州地域1953年1月2日建立,初名徐州专区,辖新海连市和赣榆、东海、邳县、铜北、丰县、沛县、萧县、砀山、西岳9县以及淮北盐区,专署驻徐州市。1953年4月,淮阴专区的邳睢、新沂、睢宁3县划归徐州专区;撤消西岳、邳睢、铜北3县建制,规复铜山县旧制,淮北盐区划归新海连市。1954年11月22日,新海连市改成省直辖市。12月,萧县、砀山2县划归安徽省。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徐州、新海连2市,划归徐州专署带领。1960年,徐州专区的铜山县划归徐州市带领。1962年6月25日,徐州专区所辖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原新海连市)改成省直辖市,徐州市带领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域。至此,当地域凡辖丰、沛、赣榆、东海、新沂、邳、睢宁、铜山8县。
淮阴地域初为淮阴专区,辖清江市和灌云、沭阳、新沂、邳睢、睢宁、宿迁、涟水、泗阳、淮阴9县,专署驻清江市。1953年,睢宁、邳睢、新沂3县划与徐州专区。1954年,盐城专区的淮安县来属;11月22日,清江市改成省直辖市(仍受淮阴专署督导)。1955年,增辖泗洪、盱眙2县。1956年,增辖洪泽县。1957年,增辖灌南县。1958年,撤消淮阴县,并入清江市,并将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划归淮阴专署带领。1964年10月,淮阴市仍改成清江市,规复淮阴县。1966年,将盱眙县划归六合专区。1970年,淮阴专区改称淮阴地域。1971年,六合地域撤消,盱眙、金湖2县来属。至此,当地域凡辖清江市与淮阴、淮安、洪泽、泗洪、灌云、灌南、沭阳、泗阳、涟水、宿迁、盱眙、金湖12县。
盐城地域初为盐城专区,辖盐城、滨海、射阳、阜宁、建湖、大丰、东台、淮安8县。专署驻盐城县。1954年9月,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1966年,新设响水县。1970年,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域,辖区稳定。
扬州地域初为泰州专区,辖泰州市和宝应、兴化、高邮、江都、泰、六合、仪征、泰兴、靖江9县,专署驻泰州市。1953年1月,江浦县来属;2月,泰州专区移治扬州市,更名扬州专区,同时省辖扬州市改成本专区辖市。1954年11月,扬州、泰州2市改成省辖市,仍受扬州专署督导。1956年,析江都西南境建立邗江县;划仪征、六合、江浦3县归镇江专区,旋划还本区;镇江专区扬中县来属本区,旋划回镇江专区。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扬州市划归扬州专署带领,邗江县并入扬州市,泰州市和泰县合并设立泰州县,江浦、六合2县划交南京市带领。1960年4月,增辖金湖县。1962年,南京市带领的六合、江浦2县划归扬州专区;撤泰州县,析置泰州市和泰县;复置邗江县。1966年3月,仪征、六合、江浦、金湖4县划归六合专区。1970年,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域。1971年,原属六合地域的仪征、六合2县来属。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至此,当地域凡辖扬州、泰州2市及宝应、兴化、高邮、泰兴、泰、靖江、江都、邗江、仪征9县。
南通地域初为南通专区,辖海安、如东、如泉、南通、海门、启东、崇明7县,专署驻南通市。1958年,省辖南通市划归本区带领,崇明县划归上海市。1962年,南通市复升为省辖市。1970年,南通专区改称南通地域,辖6县稳定。
镇江地域初为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江宁、句容、深水、深阳、高淳、金坛、丹阳9县,专署驻镇江市。1953年2月,常州专区撤消,武进县来属。1956年2月,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苏州专区宜兴县与扬州专区仪征、六合、江浦3县来属;9月,扬中县又划还本区;12月,仪征、六合、江浦3县仍划还扬州专区。1958年7月,镇江专员公署由镇江市迁驻常州市,专区更名常州专区,原由省直辖的常州、镇江2市和原属苏州专区的武进县划归常州专区,江宁县则划归南京市带领,又撤消丹徒县,并入镇江市。1959年7月,常州专区复更名为镇江专区,8月,专署由常州市迁回镇江市。1961年3月,武进县划归常州市带领。1962年,常州市改成省直辖市,规复丹徒县,原隶属常州市的武进县和原隶属南京市的江宁县来属本区。1970年,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域。1971年,江宁县划归南京市带领。至此,本区凡辖镇江市及丹徒、扬中、丹阳、武进、宜兴、金坛、漂阳、句容、深水、高淳10县。
苏州地域初为苏州专区,辖常熟市和吴、昆山、常熟、太仓、吴江5县以及太湖行政处事处,专署驻苏州市。1953年1月,原由苏南行署直辖的无锡县来属;2月,常州专区撤消,所辖江阴、宜兴2县来属;3月,太湖行政处事处改设震泽县。1954年11月,常熟市改成省直辖市,并仍受苏州专署督导。1956年2月,宜兴县划与镇江专区,镇江专区武进县来属。1958年,省辖苏州市划归苏州专署带领;撤消常熟市,并入常熟县;无锡县划归无锡市带领;武进县划归常州专区;原松江专区所属松江、川沙、崇明、南汇、奉贤、金山、青浦7县划入本专区,旋皆划属上海市。1960年,撤消震泽县,并入吴县。1961年,增辖沙洲县。1962年6月25日,苏州市复改成省辖市,原由无锡市带领的无锡县来属。1970年,苏州专区改称苏州地域。至此,当地域凡辖江阴、沙洲、无锡、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8县。
松江专区(附)原辖松江、宝山、嘉定、上海、青浦、奉贤、川沙、南汇、金山、嵊泗10县,专署驻松江县。1953年6月,嵊泗县划归浙江省管辖。1958年,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管辖;同年,松江专区撤并入苏州专区。
六合专区(附)196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核准,将原属扬州专区的六合县、仪征县、江浦县、金湖县和原属淮阴地域的盱眙县划出,设立六合专区,专署驻六合县六城镇。1970年,六合专区改称六合地域,1971年3月,撤消六合地域,原辖江浦县划归南京市,肝眙、金湖2县划归淮阴地域,六合、仪征2县划归扬州地域。
(二)省辖市
南京市
南京市原设第一至第十一等11个郊区与1其中山陵园区。1953年6月,第九区、第十一区撤消,以江宁、句容县划进的地域组建新的第九区;同时,各区管辖范围停止调剂后,全市共设7个郊区、4个郊区、1个市直属镇。1955年8月,南京市第一区至第十区,依次更名为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燕子矶区、栖霞区与雨花台区,中山陵园区称号稳定。1958年11月,南京市直属之大厂镇与浦口区合并;撤消燕子矶、栖霞、雨花台、中山陵园4个区的建制,建立郊区,原各区所属乡镇除燕子矶镇、小市镇和迈皋桥乡划归下关区外,皆归郊区管辖。1960年9月,撤消郊区,所属群众公社、镇,别离划归6个城区带领。1962年7月,建立城郊工委和郊区处事处,将6个城区带领的公社、镇移交其带领。1963年4月17日,江苏省群众委员会核准,南京市设立燕子矶、栖霞、陵园、雨花、江东5个郊区。7月,陵园区更名为中山陵园区,雨花区更名为雨花台区。1965年5月,将5个郊区合并为栖霞区、雨花台区。1967年3月20日,南京市军事管束委员会决议变动城区称号:玄武区改成要武区,白下区改成朝阳区,秦淮区改成遵义区,建邺区改成红卫区,鼓楼区改成延安区,下关区改成东方红区。1970年1月,设立钟山区。1973年9月,设立大厂区。1973年11月,南京市反动委员会决议,规复各城区原名,仍称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1975年,南京市前后撤消大厂区和钟山区,所辖地区别离划归浦口区与栖霞区。1980年6月,再度设立大厂区。1982年末,南京市凡辖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浦口、栖霞、雨花台、大厂10区和六合、江宁、江浦3县。
无锡市
无锡市原设第一至第六等6个市辖区。1955年5月27日,第六区(郊区)划为3个分区,别离建立区公所,作为市群众委员会派出机关;同年7月12日,各市辖区更名,第一区改成崇安区,第二区改成工运区,第三区改成南长区,第四区改成西新区,第五区改成北塘区,第六区改成郊区。1956年3月,郊区所属3个分区撤消。1958年6月,撤消工运区,所辖地区并入崇安区;撤消西新区,所辖地区别离划归南长区和北塘区。1960年6月,无锡市建立4个区一级的群众公社,即崇安、南长、北塘、太湖群众公社。1961年3月13日,原郊区即太湖群众公社改建为太湖区。1962年5月,各区群众公社皆规复为区。1965年4月1日,太湖区更名郊区。1968年,崇安区更名为崇武区。1979年,崇武区复名崇安区。至此,无锡市凡辖4个区,即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与郊区。
徐州市
1953年时,徐州市凡设第一至第四区以及贾汪矿区等5个区。1955年8月,将第一至第四区分离更名为鼓楼、子房、云龙、王陵区,贾汪矿区仍然。1957年5月,撤消子房区,原辖城区部分划归鼓楼、云龙2区,农村部分划建为环城区;并增设利国矿区、大黄山矿区。1958年4月8日,撤消王陵区,其所辖地区以淮海路为界,路北划归鼓楼区,路南划归云龙区,并撤消环城、贾汪、利国、大黄山4个区的建制,合并建立郊区。1958年7月5日,徐州市划归徐州专署带领。1960年,铜山县来属徐州市。1961年3月31日,撤消郊区,贾汪镇由区属改成市属镇,原郊区所属大家民公社亦由徐州市间接带领。1962年6月25日,徐州市改由省群众委员会间接带领,其带领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1963年4月25日,原郊区大家民公社之地重建为郊区。1964年11月17日,撤消贾汪镇建制,复建立贾汪矿区。1965年10月26日,贾汪矿区改成贾汪区,另新设矿区。1969年9月30日,驻徐军队第68军党委核准,将鼓楼区更名为延安区,云龙区更名为红卫区。1975年5月3日,徐州市反动委员会将红卫区规复原名为云龙区。1978年7月31日,撤消郊区建制。1980年,徐州市延安区复名鼓楼区。至此,徐州市凡辖4个区,即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与矿区。
常州市
1953年1月,常州市凡设有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辖10个乡)等5个区;2月27日,武进县戚墅堰镇划入常州郊区,增设戚墅堰区。1955年9月,撤消北区建制,将其所属地域别离划归东、西两区管辖;11月15日,东区改称天宁区,南区改称广化区,西区改称钟楼区。1956年3月,撤消天宁、广化、钟楼3个区的建制;8月,郊区撤消。1957年9月,重设天宁、广化、钟楼3区。1966年10月1日,天宁区改称春风区,广化区改称朝阳区,钟楼区改称成功区,戚墅堰区改称卫东区。1980年1月1日起,诸区名复古,4月复置郊区。至此,常州市凡5个区,即天宁区、广化区、钟楼区、戚墅堰区与郊区。
苏州市
1953年1月时,苏州市凡设有东区(后更名平江区)、南区(后更名沧浪区)、西区(后更名金阔区)、北区(后更名北塔区)、中区(后更名观前区)、郊区等6个区。1954年9月,撤消郊区,改设胥盘区、木渎区、枫桥区3个区。1956年3月7日,撤消胥盘、枫桥、木渎3个区,合并为郊区;6月23日,撤消观前区。1958年7月5日,撤消北塔区,所辖地区并入平江、金阔2区;9月17日,撤消郊区,划归吴县。1959年头,苏州市实施群众公社化,全市划建平江、沧浪、胥江、金阔、桃坞、北塔6小我民公社。1961年,规复建立6个区群众委员会,连同郊区,全市共7个区。1963年5月27日,撤消北塔区,所辖地区划归平江区;撤消桃坞区,所辖地区划归金阎区;撤消胥江区,所辖地区划归沧浪区。1966年11月,平江区改称春风区,沧浪区改称红旗区,金阔区改称延安区。1979年6月1日,上述3个城区仍规复原名。至此,苏州市共设4个区,即平江区、沧浪区、金阔区和郊区,其中郊区尚非行政区,而是由市郊区处事处治理。
南通市
1953年头,南通市凡设有城东、城西、城中、城南、唐闸、钟秀、芦泾、狼山等8个区和直属天生港镇。1953年4月,撤消城中区和城南区,别离并入城东区与城西区。1954年,撤消钟秀、芦泾、狼山3区,建立郊区。1955年11月,城东、城西2区合并为城区,又将天生港、姚港、任港合并建立口岸区。12月,撤消城区、口岸区、唐闸区和天生港镇,设立9个街道处事处。郊区建制稳定。1956年6月,撤消郊区群众政府。1958年7月5日,南通市划归南通专署带领,其行政职位现实未变;9月,地处南通市郊区的闸东、闸西等9个乡合并为春风、东方红、五山等3小我民公社,城区则建立红旗、豪杰、朝阳、卫星、先锋5小我民公社。1959年4月,豪杰、红旗公社合并为城区公社,卫星公社改成唐闸公社;5月,先锋公社改成天生港公社;10月,春风公社分为城闸、港闸2个公社。1960年4月,城乡合一,全市划并为城区、唐闸、任港、天生港、八厂、五山等6小我民公社。1961年4月,城乡分手,郊区分建城区、唐闸、天生港等3个公社;市郊分建五山、八厂、东方红、闸东、港闸、芦泾、任港等7个公社。1962年6月25日,南通市改由省群众委员会间接带领。1968年时,南通郊区凡建城中、城西、城东、城南、朝阳、天生港6个公社,市郊建红旗、工农、东方红、红卫、成功、春风、朝阳7个公社。1979年5月,南通市设城中区、港闸区、郊区3个市辖区,至1983年稳定。
连云港市
1953年1月,新海连市从山东省划归江苏省徐州专署管辖,时凡设连云、云台2区,另,海州湾“前三岛”亦归其管辖。1954年11月22日,新海连市改成省辖市,同时仍受徐州专署督导;当时,全市凡设海州、盐河、龙尾、云台、连云港、猴嘴、陈家港等7个区。1958年9月19日,新海连市划由徐州专署带领。1961年9月12日,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6月,连云港市改成省辖市。1963年时,连云港市凡辖新浦、海州2区和连云港处事处、连云港镇、墟沟镇、盐区处事处、猴嘴镇、板艞镇、徐圩镇,以及新坝、锦屏、云台、朝阳、中云5个公社。1979年,连云港市辖连云、盐区、新浦、海州4个区。1982年末,连云港市辖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盐区。
三、推行市管县体制以来的政区调剂
1983年,江苏省起头实行以市管县的新体制。是年1月18日,国务院就江苏省的政区调剂作出批复以下:(1)撤消苏州地域行政公署,撤消常熟县,设立常熟市。将苏州地域的吴、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6县市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2县划归无锡市。(2)撤消镇江地域行政公署,将原镇江地域的高淳、漂水2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武进、金坛、漂阳3县划归常州市;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归镇江市。镇江市改由省管辖。(3)撤消南通地域行政公署,将原南通地域的南通、海门、启东、如东、如皋、海安6县划归南通市。(4)撤消徐州地域行政公署,将原徐州地域的铜山、丰县、沛县、邳县、睢宁、新沂6县划归徐州市;东海、赣榆2县划归连云港市。(5)撤消扬州地域行政公署,将原扬州地域的泰州、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10县市划归扬州市。扬州市改由省管辖。并将邗江县的汤汪、西湖、湾头3个公社划归扬州市。(6)撤消盐城地域行政公署,撤消盐城县,改设盐城市。将盐城地域的建湖、射阳、阜宁、大丰、滨海、东台、响水7县划归盐城市。盐城市改由省管辖。(7)撤消淮阴地域行政公署,将原淮阴地域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淮阴、沐阳、洪泽、灌南、泗洪、涟水、宿迁、淮安、泗阳、金湖、盱眙11县划归清江市。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淮阴市改由省管辖。
1983年3月1日起头,江苏省周全贯彻国务院的决议,撤消7个地域,并增设了4个省辖市。至1996年7月,又新设泰州、宿迁2个省辖市。停止1999年末,全省凡设有33个县、31个县级市、44个市辖区,别离归属于13个省辖市,具体以下表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2.jpg

1999年末江苏省行政区划表
1982年末与1999年末,江苏省政区格式存在着的庞大的差别,其构成进程,今略述以下,而1983年1月国务院所作指示中已说起的政区变更,兹即不再重述。
(一)地级市与市辖区之调剂
1983年:淮阴市设清河区、清浦区2个市辖区;扬州市设立广陵区、郊区2个市辖区;盐城市设城区、郊区2个市辖区;连云港市改设新海区、连云区、云台区3个市辖区;南通市城中区与港闸区合并为城区;镇江市金山区、北固区合并为城区,谏壁区并入郊区;苏州市撤消市郊区处事处,设备郊区群众政府。
1984年:镇江市城区更名京口区,郊区更名为润州区。
1987年:撤消宿迁县,设立宿迁市,由淮阴市代管;无锡市设立马山区。
1993年:徐州市郊区更名为徐州市泉山区。
1995年:徐州市矿区更名为九里区。
1986年:连云港市新海区分别为新浦、海州2区。
1987年:常州市撤消广化区,辖区分离划弃世宁、钟楼2个区。
1991年:南通市城区、郊区分离更名为崇川区、港闸区。
1996年: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管辖;撤消县级泰州市,设登时级泰州市,将扬州市代管的兴化、靖江、泰兴、姜堰等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以原泰州市辖境设立海陵区;撤消县级宿迁市,设登时级宿迁市,将淮阴市的沭阳、泗阳、泗洪3个县划归宿迁市管辖,同时以原县级宿迁市的城市部分为境设立宿城区,以其农村地域为境设立宿豫县;撤消盐城市郊区,设立盐都县。
1997年:泰州市增设高港区。
(二)撤县建市
1983年以来,为促进鼎新开放的深化,顺应城乡经济成长的新情势,贯彻“控制大城市范围,公道成长中等城市,积极成长小城市”的方针,江苏省积极推行撤县建市。到1999年末,全省共有31个县级市。各县改市的具体时候(取国务院批复的时候),皆以下表所示: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3.jpg

江苏撤县建市一览表(停止1999年末)
四、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省域调剂
(一)与上海市1949年8月17日,苏南行政公署松江、青浦县的莘庄、七宝2区划归上海市。
1958年1月,国务院决议将松江专区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管辖。3月26日国务院决议撤消松江专区,并入苏州专区。7月19日,江苏省川沙县的横沙乡划归上海市宝山县。11月21日,国务院全部会议第82次会议决议,将江苏省所属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7县划给上海市。
(二)与浙江省
1950年11月21日,浙江省吴兴县原辖的太湖部分地区划归苏南行政公署太湖行政处事处管辖。
1951年2月21日,浙江省嘉善县的枫泾镇及夏村、姚村2村划归江苏省松江县。12月6日,浙江省定海县所属黄陇、大洋2乡划归苏南行署区嵊泗县。
1953年6月26日,松江专区的嵊泗县划归浙江省管辖。
1958年5月14日,浙江省嘉兴县洛东乡的钳天圩划归江苏省吴江县;江苏省吴江县青云乡的漾西村(8户)划归浙江省吴兴县。5月28日,浙江省嘉善县丁栅乡的李家圩等4个圩,划归江苏省青浦县。
(三)与山东省
1949年,徐州市、新海连市和丰县、沛县、西岳县、铜北县(1949年析铜山县北境置,县群众政府驻郑集)、铜山县、邳县、东海县、赣榆县划归山东省。
1952年8月25日,山东省郊城县的华邑、林庄2村(296户1330人)划归苏北行署区新安县(9月改成新沂县)。
1953年1月1日,按照1952年11月15日中心群众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原江苏省旧辖,后属山东省带领的徐州市、山东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及赣榆、东海、邳县3县,膝县专区的铜北、西岳、沛县、丰县4县,均划回江苏省管辖。
1953年7月16日,华东行政委员会转报中心群众政府外务部考核,中心群众政府政务院于1953年8月15日考核赞成江苏省的赣榆、东海、邳县、新沂、铜山、砀山、沛县等7县与山东省的日照、临沐、郊城、兰陵、峄县、临沂、单县、鱼台等8县邻接地域的部分村落停止调剂,并于1953年10月15日前调剂交接终了,具体放置以下:
(1)江苏赣榆县与山东日照县之间界限:原属赣榆县(北部)的小沙子、响石、大王坊、小王坊、马站、东林子、中林子、西林子、盘古岭、东棘子荡、西棘子荡、东吴公、西吴公等13个村,抗日战争时划归日照县,现划回赣榆县。
(2)江苏赣榆县与山东临沐县之间的界限:临沐县东部与赣榆县交界处的徐家朱樊、姚家朱樊、王家朱樊3个村,原属苏鲁两省份辖,抗日战争时,划归临沐县带领,现仍划归临沐县。另一交界处的新集村,原一村分属两省(苏鲁各半),现全数划归赣榆县。
(3)江苏东海县与山东郊城县之间界限:东海县西北部、郊城县东部(现在临沐县南部)有31个村落(蒋头、涝质、南沈泉埠、新庄、陈家项、朱家庄等),抗战时划属东海县,现以莫山、羽山为界,将这部分村落划归临沐县;郊城县东北部之穆哥寨、团山、鲁老庄、山南甲等村,原属东海县,因隔沐河未便带领,现划归郊城县;郊城县东部现辖有91个村,原属东海县,位于马陵山以东,郊城县带领未便,划回东海县。
(4)江苏邳县与山东郊城县之间界限:郊城县现属西南部沂河以东,南北荆邑、青石桥等73个村落,原属邳县,邳县现属之东北部沂河以西重峰等41个村落,原属郊城县,现各划归旧辖。别的,东石楼、孟桥、倪庄3村为两省份辖,现连同小高庄(原属山东)均划归邳县。
(5)江苏邳县与山东兰陵县(兰陵县在1953年8月20日公布撤消,其辖区分离划归峄县、苍山县)之间界限:兰陵县现属之二区、六区大部、三区全数、九区的石埠、蒲台庄、董杨庄、程家村、小湖子5个村落,八区泇河西岸之朱家楼、李圩子、北只楼等村落,原属邳县,抗战时划归兰陵县,现划回邳县。
(6)江苏新沂县与山东郊城县之间界限:郊城县现属六区之沙墩、八墩及其以南等村,原系宿迁县旧辖,现划归新沂县。
(7)江苏铜山县与山东兰陵县之间界限:兰陵县西南部现属十三区之一部分、十四区全数,原属旧铜山县,十三区有新集、北徐杨等村、十四区有大王庄、西魏、北魏等村,按旧界系山东之插花地突出于铜山县境内,现均划归铜山县;兰陵县一区之李山口,原属铜山县,现仍划归兰陵县;兰陵县十二区之西奚、黑古堆、不幸庄、前马家村原属铜山县,现仍划归铜山县,十二区之杨庄、佛山庄等村,突出于旧铜山县境,现亦划归铜山县。
(8)江苏铜山县与山东峄县之间界限:峄县南部利国驿、莱山、土山、马园、齐家庄、外庄、马安三等村及其以南村落,按旧界系一插花地突出于铜山县境,现划归铜山县。徐州市郊区(现划归铜山县)之岘帖、大泉、官庄等村,原系峄县旧辖,因地形突出,划归铜山县。原峄县所属之北局子、西马山、东马山、徐庄陇子、西陇子等村划归山东微山县。
(9)江苏邳县与山东苍山县之间界限:旧临沂县境内有飞地大埠、徐桥、新庄、阎庄、铺子等5村,抗战时划归邳县,现划归苍山县。
(10)江苏砀山县与山东单县之间界限:单县现属六区约有84个村,原属砀山,现仍划回砀山县(包括砀山吴集区与七区之间的一部分村落);单县西南部黄河故道以南,按旧界原辖有一部分村落,抗日战争时划归砀山县,现仍归砀山县;单县与砀山县交界处有马良集、禄王庄、杨庄集、贾庄、武河、姜庵等6个村,按旧治系一村朋分两省,现除武河划归单县外,其他5个村划归砀山县,另一交界处之郭集、常庄战时划归西岳县(现已撤消)管辖,现划归砀山县(据砀山县群众政府1953年10月17日报告,共接收8个乡全数及3个乡一部分计22个行政村96个村落)。
(11)江苏沛县与山东鱼台县之间界限:现属沛县原属鱼台县八区旧辖程子庙、獾上(约10余小村)、孙庄等村,抗日战争时划归沛县,除将程子庙、獾上、孙庄等村划归微山县外,其他按现辖稳定。
1953年9月,江苏省东海县磨山以西、羽山以北原属山东省的6个乡34村划归山东省临沭县。
1954年3月26日,山东省郯城东北部之黑豆涧、前城、后城、王家、萧家、黄家圈、社子7个村,划归江苏省东海县;山东省单县的胡杨庄、董台子划归江苏省砀山县。
1956年7月11日,国务院核准,山东省峄县兴义区所属陡沟乡全数(包括小楼子、刘庄、小韩庄、殷庄、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庄、小彭庄等10个村),微山县韩庄区所属马山乡的东马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庄、东楼、北局子,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包括另一个小村)、东厉家湾、后厉家湾、姚山子,石楼乡的南石楼、北石楼、小石楼(石楼又称石榴),以及黄山岛上的祖套、王套、杨套等25个村,一并划给江苏省徐州市。
1971年4月,山东省临沭县的朱苑、石门头、烈町、北辰、镇南、磨山等公社所属共20个村落别离划归江苏省赣榆、东海2县。
1984年8月23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决议,江苏省沛县所属的杨堂、孙庄、东明村、西平村、六营、曹庄、王庄、大挖工庄、赵楼、赵庙、张庄、侣楼、庞孟庄、中挖工庄等14个村,划给山东省微山县管辖,但其地下煤炭资本的开采权仍属江苏省。1984年12月27日,沛县和微山县打点了14个村落的调剂交接手续。
(四)与安徽省
1949年10月,南京市的大黄洲、小黄洲划归皖北行署区的和县管辖。同年12月,皖北行署区的江浦、和县,皖南行署区确当涂县划归南京市带领。
1950年1月,中共中心华东局决议,将江宁、句容仍划归苏南行署区镇江专区管辖;六合县仍划归苏北行署区扬州专区管辖;当涂、江浦、和县仍划归皖南、皖北行署区。
1953年2月1日,江苏省旧辖,后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的砀山、萧县2县及滁县专区的江浦县划回江苏省管辖。
1953年5月16日,江苏省漂阳县社渚区所辖飞地龙角冲、凹塘、强村、刘家村、荷叶坝、稻金岭等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郎溪县。
1954年4月6日,江苏省漂阳县戴埠区平桥乡所属飞地三门里行政村,包括小侯村、上三门里、下三门里3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广德县。
1955年3月25日,原属安徽省宿县专区的泗洪县,滁县专区的盱眙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原属江苏省徐州专区的萧县、砀山2县划归安徽省带领。
1956年3月,江苏省徐州专区睢宁县李集区陈集乡的崔庄、卓圩、侯集(西半村)3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760户、3355人,地盘8827亩划归安徽省灵璧县;灵璧县九顶区的柴湖乡、陈集乡及耀山乡的土山、谢庄,高楼区的魏洼、黑鲍、八张庄、小李庄,共39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2752户、11067人、39627.6亩地盘,划归睢宁县。
1958年9月20日,江苏省江宁县所属前泰来、后泰来、谢家、晏公庙、湖河塘等5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马鞍山市。
1979年4月20日,安徽省来安县文山公社的王渡、结合、高涵3个生产队,划给南京市。
附录:今朝行政区划现状
停止2020年7月15日,江苏省共辖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其中19个县、21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743个乡镇(其中乡31个,镇712个),503个街道。县(市)中包括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市(县)。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4.jpg

江苏省行政区划详情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5.jpg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6.jpg


江苏建省今后的行政区划沿革-7.jpg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表于 2021-8-1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图错了,新沂河是和沂河、骆马湖链接的,你这新沂河怎么把沭河占了。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通道: APP下载   任务   流量   充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