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会员
- 主题
- 0
- 回帖
- 0
- 精华
- 0
- 积分
- 2
- 爱豆
- 0 个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4-9-28
- 最后登录
- 2014-9-28
|
诗旅润州,赏“全国第一山河”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扬子江滔滔东逝,大运河贯通南北,江河交汇处,镇江既有山的雄壮壮阔,又有水的温婉秀丽,是名副实在的“全国第一山河”。掀开古籍,让我们边行边歌,相逢跨越千年的人文神韵。
镇江金山风光区 视觉中国供图
宋词里看镇江
半城山水半城诗
一句诗就是一座城。据统计,《全唐诗》《润州唐人集》中与镇江有关的诗近2000首,宋代时有340余位墨客词人在镇江留下名篇。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镇江市历史文假名城研讨会特聘研讨员李金坤说:“就宋词而言,间接吟诵镇山河川美景与人文精神的就有50余首。颇具威望性的上海辞书出书社出书的《唐宋词观赏辞典》,收录的专写镇江之词有10余首。”
有关镇江的宋词,除了描摹山水形胜、风景市井之作,还有较多触景生情、感念相思之作。李金坤以为,其中表示作者人生感慨最为活脱机智、诙谐滑稽的,当数苏轼的《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重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他暗示,这首《采桑子》词的精神与意境,也间接影响了《三国演义》开篇词——明代杨慎所作的《临江仙》。
上阕专写与朋友欢聚情形,乐中寓哀。首二句连用四个“多”字。词人由多景楼之“多”,联想到自己的“多情多感”,其中隐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宦海风浪的感喟之情。频仍的变更让词人经常不服水土,就“多病”了起来。后二句转写朋友相聚的欢乐之情。“尊酒重逢”无疑是件“乐事”,但是,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大师“乐”过“笑”过以后,旋即使归于“回头空”了。
下阕专写歌妓胡琴身手之妙与姿色之美。前二句由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轻拢慢捻抹复挑”化用而来,正面表示弹奏的纯熟高明,“琵琶语”即经过琵琶来转达女子身世凄凉的心声。后二句,词人先以特写镜头,突出歌妓胡琴微微泛红的秀美脸蛋,再以远镜头展现“江天一抹”的红色朝霞,境界阔大,舒心畅怀。歌妓胡琴的微红醉脸与朝霞之红互为映照,相映成趣,将人物之美与自然之美有机连系起来,极具天人响应的审好心趣。
李金坤以为,《临江仙》的“是非成败回头空”“几度落日红”“一壶浊酒喜重逢。古今几多事,都付笑谈中”几句,皆由《采桑子》“尊酒重逢,乐事回头一笑空”“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等句化用而来,“回头空”即“回头空”。苏轼词文的魅力非同平常、影响至大,杨慎甚爱苏轼之诗文,有很深的苏轼情结。“镇江有众多的三国豪杰故事,苏轼作于镇江的《采桑子》影响了杨慎的《临江仙》,先人又将杨慎的《临江仙》作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人缘偶合。”李金坤说。
文人笔下的诗词数之不尽,大好风光现在又有了新的“翻开方式”。从“定西北”开往“镇江南”的列车成为火遍全网的“最霸气高铁线路”,到“在金山看‘寺裹山’,在北固山看长江,在圌山看日出”的打卡舆图,这座城市照旧在以怪异的方式让人们爱上这里。
镇江金山风光区 视觉中国供图
兼具博学与意趣
科学并非一目了然
一方水土蕴一方星斗,灵山秀水哺育的科学家在各自的范畴攻坚克难,以凝炼易读、不失兴趣的笔墨记录自然科学的奥秘。
晚年的沈括隐居镇江梦溪园,以不带任何偏见的宽广视野,包含万象而不乏活泼的笔墨,回忆了儿时跟从父亲四周上任所见到的自然景观、奇闻轶事,以及自己为官一方时所打仗的官方工匠及其非凡身手,也记叙了他亲身尝试的各类饶有兴趣的科学尝试,更有历经红尘沧桑的顿悟与看法。中国“四大发现”中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就因沈括的记录扬名于世。
“与现代很多著作分歧,《梦溪笔谈》一半以上的笔墨记录的是自然科学内容,触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记叙多达609条。虽然触及科学,但写来兴趣盎然,显现出作者的博学和情味。”江南大学教授、吴文化江南文化研讨专家庄若江先容,20世纪三四十年月,由著名望象学家竺可桢发端,研讨沈括和《梦溪笔谈》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被称为“梦学”。
沈括有两个在物理学历史上影响久远的尝试:经“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发现了声音共振的道理;由“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开启了中国光学尝试的大门。现在的初中课堂上,教员仍会用小纸人和凹透镜为门生活泼展现这些科学现象。
20世纪的江南,学人辈出。“这些自然科学大师也是具有诗性气质的一群人。他们右手科研尝试,左手写诗著文,既有‘百炼钢’的坚固,也有‘绕指柔’的温婉。”庄若江说。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能将汉代《京都赋》等诗文滚瓜烂熟。“我国的墨客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描述为‘长虹卧波’”“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活灵活现”……因文笔优美、常识性强,这位来自镇江的科学家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并相沿至今。
这里有真挚的“小爱”
也有济世的“大爱”
中国四大官方传闻,个个都与镇江有关:《牛郎织女》发生地在丹阳;《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情节发生在金山寺;《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仆人公双双化蝶的蓝本是南朝乐府民歌《西岳畿》,其诞生地即今丹徒区石桥乡西岳村;《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寻夫曾途经丹阳慈航寺。
从真挚动听的“小爱”,到心胸全国的“大爱”,镇江的故事跨越了个体的界限,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广博精湛。其中,抒发爱国情怀至深至诚的词人,当推南宋辛弃疾。
对于辛弃疾所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的解读。“江南山水的气概,一向属于婉约派,而北固山多了一份清峻宏伟。”庄若江说,“一样是诗词,一样是歌赋,镇江纷歧样的就在于多了那份干云英气。”在李金坤看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几多事?悠悠。不尽长江滔滔流。”“全国豪杰谁对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全词三问三答,极有条理地展现了词人“关切神州同一”“焦虑时光流逝”与“渴望豪杰再世”的心路过程,忧国忧民之情怀极为深厚而动人。
第一次雅片战争竣事前的一个月,英军策动“扬子江战争”,这是第一次雅片战争的最初一仗,是英军出动舰船最多、投入军力最大的一次战争。“在镇江,具有坚船利炮的英军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殊死抵挡。”庄若江先容,那时英军用炮火轰破了四座城门,镇江守军没有退却,在城楼上稳扎稳打,与登城的仇敌展开肉搏。清军副都统海龄批示1500多名官兵同仇人忾,用土炮、鸟枪与兵器精巧的7000多名英军血战,进而以大刀、长矛与仇敌停止了剧烈的巷战。终因气力悬殊,镇江守军全数牺牲,海龄殉国。
远在欧洲的恩格斯看到战争的报道后说:“假如中国一切的城市都能像镇江这样抵抗的话,英军是绝对攻不进南京的。”焦山因耸峙于长江当中,素有“国家栋梁”的美称。现在,焦山还保存着昔时抗英战争的炮台,印证了“国家栋梁”在抵抗外侵中发挥的坚固感化。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