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动态
APP下载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网聊镇江【人文 · 社会 · 娱乐】
›
独爱推荐
›
帖子
返回列表
镇江扬中与河豚的历史渊源
[复制链接]
3527
3527
当前离线
UID
4025
赞助会员
主题
0
回帖
0
精华
0
积分
2
爱豆
0 个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4-9-28
最后登录
2014-9-28
发消息
加好友
发表于 2025-3-1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APP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东晋期间,扬中仅是长江波涛中若隐若现的几粒沙洲,如散落玉盘的金屑。彼时,河豚已循长江潮汐,年复一年洄游至此。渔民发现,每逢春汛,沙洲间暗流涌动处,河豚鼓腹如珠,毒性愈烈,肉质却愈发鲜美。唐代《江都志》载:“小沙洲渔者,以豚祭潮,谓其毒可通神。”先民将河豚视为长江的“信使”,捕捞前焚香祷祝,以畏敬之心驯服自然之险。
明代“洪武赶散”,苏北移民渡江拓荒。沙洲连陆成田,圩埂纵横如棋盘,而河豚还是扬中最奥秘的奉送。移民与外乡渔民融合,创出怪异去毒技法:以竹刀剖腹,取肝、卵埋于柳树下“镇毒”;烹煮时必以陶罐密封,柴火煨足三时辰。清代《承平厅志》记一轶事:乾隆年间,一扬中厨娘因献河豚宴救活饥民,被尊为“河豚娘娘”,其像至今供奉于雷公岛古庙。“芦蒿断处炊烟起,圩田新垦灶火温。搏命敢烹无肠客,方知人世有至珍。”
1914年扬中建县时,首任知县陈兆蘅题写“扬中三绝”:江涛、圩田、河豚宴。民国文人范烟桥游历扬中,在《江岛食单》中写道:“扬中人宴客,必俟河豚上桌,主宾方举箸相贺,其味之绝,竟令食者忘言。”彼时县城酒肆竞相悬挂木雕河豚灯笼,夜市中“河豚赌命”成异景:外乡人若敢就地试吃未去毒河豚肝,酒钱全免。此般英气,铸就扬中“江岛侠食”之名。"扬子江心铸县印,浪花淘尽古今愁。 官衙不悬虎头匾,只挂河豚戏潮头。"
1994年扬中撤县设市之际,暗纹东方鲀野生养殖技术霸占,毒性下降90%。科学家在雷公岛发现古河豚产卵场的泥沙微量元素图谱,据此复刻生态养殖池,产出“扬中金豚”获国家地理标志。2016年,扬中厨师范永贵以河豚肝入馔,经121℃高温灭毒,创“西施乳豆腐”,将千年忌讳化为艺术。本日扬中博物馆内,藏有一卷明代《河豚十禁图》,与隔邻尝试室的DNA检测报告相映成趣——畏敬与科学,在此告竣息争。
扬中人对河豚的痴迷,实为一部保存哲学:毒性即人性:去毒进程好像沙洲先民围垦——逢凶化吉,绝处求生。时令即天命:河豚洄游的春汛期,恰与扬中建县、设市的时候暗合,恍如江神定下的契约。
"千年沙洲沉浮事,皆在豚腹鼓胀间。
毒能杀人亦活人,恰似江水载覆船。"
小编TIPS:记得点击下方的二维码下载APP,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哟
扫描下载APP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置顶一天
变色一天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独爱镇江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用户发表言论、签名内容等均为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手机版
|
小黑屋
|
关于独爱
|
商务合作
苏ICP备:15001229号-8
|
苏公网安备:3211020200034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269
|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04:29
/ 0.101542 / 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