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龄大了,想在有生之年见到怙恃和哥哥,看看他们过得好欠好……”昨天,家住浙江省湖州市美欣故里3幢103室的66岁老人刘桂华,托前来镇江调研工作的儿子沈飞送来一封“寻心腹”。 本来,66年前,仍在襁褓中的刘桂华被生母送给了养怙恃,现在养怙恃都已归天,她额外驰念自己的亲生怙恃和哥哥,这几年为了寻亲也想了很多法子,但仍杳无消息,希望经过纸媒的影响力,完成这个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生母再醮 襁褓中的她被送养 刘桂华于1951年诞生在镇江,得了天赋性遗传近视眼,现在眼睛近视有七八百度,“当初我的生父在镇江开木行,也是近视眼。”她说,生母是父亲的小妻子,叫吴凤珍(音),育有一男一女。男孩也就是她的哥哥,小名叫左真(音),比她大两岁,今年68岁。后来,由于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刘桂华的生母只好离家另嫁他人,其哥哥由开木料行的生父留下,而唯一数月仍在襁褓中的刘桂华则由养父刘学仁、养母汪秀英无后代收养。刘桂华说,养怙恃都是镇江人,住在镇江南门庙巷南城根30号或是8号,那时的房东是位老太太,她家有很多屋子,还有后花园。 “生母再醮后,很舍不得我,经常到养怙恃家来送奶喂我。”刘桂华说,能够是母女连心,每当生母来送奶,她就抓着生母的手不松开。养怙恃担忧她晓得真相后会分开,因而就在刘桂华四五岁时去了上海。 今后,刘桂华就分开了镇江,至今没有回过镇江。而刘桂华晓得的这一切有限信息,都是养怙恃告诉她的。
刘桂华小档案 养父 刘学仁,小名“小来不子” 养母 汪秀英 生父 在镇江开木料行 生母 吴凤珍(音),90岁左右 哥哥小名左真(音),68岁 养怙恃离 世花甲之年她想寻亲 刘桂华说,她最初晓得自己是被抱养的,还是在上小学时。那时她跟其他孩子打骂,有人说她是捡来的,她就回去问养父。养父立即就很恼火,并要拖着她去跟人家对质。“假如是亲生的,怎样会还要去对质呢?”此事以后不了了之。刘桂华真正确认自己是被抱养的,还是2003年养父在湖州脱手术时。那时由于要输血,她预备给养父献血,谁知养父一听立即阻止。后在病床前,在刘桂华的拐弯抹角下,养父终究认可她是被抱养的。 “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这辈子一定要找到亲生怙恃,看看他们的样子,看看我跟他们长得像不,看看他们过得好欠好。”刘桂华说,2007年养父归天,但由于养母还在世,为了不刺激老人,她将此心愿静静地埋在心中。 2013年11月,养母也放手仙逝,在忙完老人的丧事后,刘桂华就起头了自己的寻亲之旅。
不曾停步 不死心的她求抱抱 不外,由于家中有孙辈要带,加上自己年龄大了,视力也不太好,刘桂华只能频频经过电话、函件等方式,跟镇江当地分歧的社区、派出所、政府热线联系,经过他们来寻觅。但遗憾的是,辖区派出所民警告诉她,镇江南门庙巷南城根30号这一带已经拆迁,一时没法找到刘桂华要找的人。 但刘桂华不死心。此次,她在湖州市群众政府征询委员会任职的儿子沈飞,特地操纵到镇江调研的机遇,送来了母亲亲笔誊写的“寻心腹”。“假如我的亲生怙恃还健在的话,他们应当要有90岁了。”刘桂华提到,自己已到花甲之年,所以找到怙恃和哥哥的心愿越发迫切。她在信中还供给了一个线索,养父昔时在镇江有个小名,叫“小来不子”,也有人喊他“来不子”,“不晓得有没有人熟悉我养怙恃,然后知晓我的亲生怙恃和哥哥。” 刘桂华还说,养怙恃对她还是不错的,自己也一向感激养怙恃的收养并将她抚养长大。但从她记事起,养怙恃历来没有亲热地搂抱过她。为此,她一向感觉自己平生中缺少些什么。由此,她更想见一见自己的亲生怙恃和哥哥,抱抱他们。(万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