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民王师长向京江晚报消息热线乞助,有3个小孩在外“流浪”找妈妈,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1岁多。有人将孩子送到市公安局门口,后被送到救济站。记者随后来到救济站领会到,3个孩子是四川人,彝族,最大的孩子叫永札(音),虽然能说几句普通话,但回答不出他们住在那里,以及妈妈叫什么名字等关键信息。救济职员故意帮手,却一筹莫展。 被送到救济站的3个孩子,很快吃上了牛奶与面包,工作职员还给每人买了一套新衣服。救济职员询问得知,他们来自四川大凉山地域,跟从怙恃来到镇江,但何时来的,却回答不出来。 年龄最大的女孩永札今年11岁,身旁带着6岁的弟弟,还有1岁多的妹妹。永札说,他们出来找妈妈,早晨就睡在里面。在问她妈妈叫什么时,永札用故乡话报出一串名字,救济职员听得很仔细,却听不大白。“名字很复杂,也长,我们想复述都困难,不要说写了。”救济职员说。 镇江救济治理站(未成年人救济庇护中心)受理科科长王菊龙先容,救济站于当日上午8点50分接收了3个孩子,送人的民警称接到110批示中心的指令,有出租车将孩子送到九西岳路市公安局门前。顺着这条线索,王菊龙询问永札若何上的出租车,但永札回答不上来。 送孩子到救济站的民警王师长告诉记者,他将孩子找妈妈的工作请示了带领,也想过找到出租车司机询问上车地址,不外经检察,出租车停靠的地方不在公安局监控镜头内。王师长说,接下来经过出租车送孩子的时候范围,也许能应用GPS定位系统,找到这辆出租车。 在3个孩子中,永札充任着妈妈的脚色。妹妹咧开嘴要哭,永札熟练地将她抱到腿上,用手拍打哄着。躺在姐姐怀里,妹妹立即恬静下来。记者看到,3个孩子身材还算健康,不外衣服似乎穿了好几天,每人的穿着还纷歧样,永札穿着长袖T恤,她的弟弟穿着短袖,最小的女孩则套着毛衣,脚上穿着凉鞋。 王菊龙说,永札无意间曾说找妈妈已有四五天了,这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疑问:孩子的母亲到底在哪,为什么没有出来找孩子?找寻工作今朝还在继续,按照规定,假如较长时候找不到孩子家人,救济站将拜托福利机构代为照顾。 在此,希望晓得这3个孩子的读者能供给相关线索。救济站联系电话:85629660。(陈路 王俊)摄影 陈路
|